中国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时空分异

被引:25
作者
刘德强 [1 ]
沙海江 [2 ,3 ]
吴成亮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3]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耦合度; 耦合协调; 时空分异; 熵值法; 权重; 政策建议;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8.05.086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通过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值法商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基于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度2000—2015年中国以及30个省份单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对其时空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000—2015年期间中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明显上升态势。从空间格局演变来看,30个省份单元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区域间耦合协调度差异逐步缩小。
引用
收藏
页码:338 / 3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 [J].
王琦 ;
汤放华 .
经济地理, 2015, 35 (12) :161-167+202
[2]   基于熵权的扬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J].
朱蕾 ;
葛骁 ;
郭海宁 ;
魏思宇 ;
王小治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3, 38 (07) :161-166
[3]   近10a来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演变及其特征研究 [J].
李汝资 ;
宋玉祥 ;
李雨停 ;
陈晓红 .
地理科学, 2013, 33 (08) :935-941
[4]   基于熵值法的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评价 [J].
袁久和 ;
祁春节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2) :152-157
[5]   中国经济与环境污染耦合度格局及工业结构解析 [J].
马丽 ;
金凤君 ;
刘毅 .
地理学报, 2012, 67 (10) :1299-1307
[6]   湖北省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分析 [J].
陈泓冰 ;
艾建国 ;
鲁璐 .
湖北社会科学, 2012, (03) :59-64
[7]   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演化 [J].
韩瑞玲 ;
佟连军 ;
佟伟铭 ;
于建辉 .
应用生态学报 , 2011, (10) :2673-2680
[8]   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J].
刘定惠 ;
杨永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7) :892-896
[9]   山西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耦合协调度 [J].
柴莎莎 ;
延军平 ;
杨谨菲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 (01) :130-134
[10]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 [J].
江红莉 ;
何建敏 .
软科学, 2010, 24 (03) :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