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中学的追赶——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证据

被引:11
作者
熊瑞祥 [1 ]
李辉文 [2 ]
郑世怡 [3 ]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区域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3] 美国华盛顿大学文理学院
关键词
干中学; 全要素生产率; 追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技术在中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传播和扩散具有重要的效率和福利含义。本文通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数据,结合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研究干中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收敛的影响。在运用Olley-Pakes(1996)和Levinsoh-Petrin(2003)半参数方法纠正了传统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算方法中常见的联立性与选择性偏差的基础上,本文发现(1)干中学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2)这种促进作用具有企业异质性:企业同技术前沿的技术差距越大,干中学效应越大。这样,本文就在干中学的统一视角下同时解释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上述发现对不同的计量方法都很稳健。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40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变化:资源重置效应还是自增长效应? [J].
胡翠 ;
符大海 ;
许召元 .
南开经济研究 , 2013, (05) :83-95
[2]   区位地理与企业出口产品价格差异研究 [J].
杨汝岱 ;
李艳 .
管理世界, 2013, (07) :21-30
[3]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生产率悖论及其解释——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戴翔 .
南开经济研究, 2013, (02) :44-59
[4]   进入退出、竞争与中国工业部门的生产率——开放竞争作为一个效率增进过程 [J].
李平 ;
简泽 ;
江飞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9) :3-21
[5]   干中学与中国制造业的市场结构:内生性沉没成本的视角 [J].
陈艳莹 ;
鲍宗客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8) :43-55
[6]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 [J].
聂辉华 ;
江艇 ;
杨汝岱 .
世界经济, 2012, 35 (05) :142-158
[7]   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 [J].
鲁晓东 ;
连玉君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2) :541-558
[8]   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 [J].
聂辉华 ;
贾瑞雪 .
世界经济, 2011, 34 (07) :27-42
[9]   异质性企业、出口与“生产率悖论”——基于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证据 [J].
汤二子 ;
李影 ;
张海英 .
南开经济研究, 2011, (03) :79-96
[10]   环境规制、环保投入与中国企业生产率——基于中国企业问卷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张三峰 ;
卜茂亮 .
南开经济研究, 2011, (02) :12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