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五台地区晚太古宙—古元古代花岗质岩石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性质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42
作者
陈斌 [1 ]
刘树文 [1 ]
耿元生 [2 ]
刘超群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锆石Hf同位素; 花岗岩; 晚太古-早元古代; 吕梁-五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报道了五台地区一个晚太古代片麻状富钾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509±7.4Ma。该年龄与前人获得的年代学数据一起,进一步限定了晚太古期间五台-吕梁地区与俯冲有关的弧岩浆活动的年代框架。为了探讨晚太古宙—古元古代不同类型的花岗岩的源区性质和演化,特别是当时的陆壳增生机制和古老陆壳性质,本文在锆石U-Pb年代学的基础上对相应的锆石进行了细致的Hf同位素原位测量。结果表明,晚太古代片麻状花岗岩可能代表发育在古老克拉通(东部陆块?)上的弧岩浆作用产物。碰撞后(1.8 Ga)花岗岩的形成与加厚的造山带发生垮塌性伸展有关,后者导致幔源物质底侵,并引起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而形成花岗质岩石。这些壳源花岗质岩浆再以不同比例与幔源岩浆混合而形成吕梁-五台地区成分复杂的碰撞后岩浆岩(花岗质为主)。锆石Hf同位素还表明,吕梁-五台地区可能存在老于2.7Ga的古老克拉通物质(2.9Ga?),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这么老的碎屑锆石。
引用
收藏
页码:296 / 30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吕梁地区18亿年的后造山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和地球化学制约
    耿元生
    杨崇辉
    宋彪
    万渝生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4) : 477 - 487
  • [2] 山西吕梁山中段元古代花岗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于津海
    王德滋
    王赐银
    王丽娟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4) : 500 - 513
  • [3] 华北克拉通2.1~1.7Ga地质事件群的分解和构造意义探讨
    翟明国
    [J]. 岩石学报, 2004, (06) : 42 - 53
  • [4] 193nmLA-ICPMS对国际地质标准参考物质中42种主量和微量元素的分析
    柳小明
    高山
    袁洪林
    Bodo HATTENDORF
    DetlefG■NTHER
    陈亮
    胡圣红
    [J]. 岩石学报, 2002, (03) : 408 - 418
  • [5] 变斑晶石榴石40Ar-39Ar年龄谱的含义与华北高压麻粒岩变质时代
    郭敬辉
    王松山
    桑海清
    翟明国
    [J]. 岩石学报, 2001, (03) : 436 - 442
  • [6] 孔兹岩系——山西吕梁地区界河口群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万渝生
    耿元生
    沈其韩
    张如心
    [J]. 岩石学报, 2000, (01) : 49 - 58
  • [7] 山西早元古代芦芽山石英二长岩的初步研究
    王凯怡
    [J]. 科学通报, 1991, (09) : 685 - 687
  • [8] Dehydration-melting of amphibolite at 10 kbar: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time[J] . Michael B. Wolf,Peter J. Wyllie.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94 (4)
  • [9] Paleoproterozoic granitic magmatism and metamorphism in middle part of Luliang range,Shanxi province. Yu JH,Wang DZ,Wang CY,Wang LJ. Geological J.of China Universities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