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山中段元古代花岗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被引:24
作者
于津海
王德滋
王赐银
王丽娟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吕梁中段; 花岗质岩浆作用; 变质作用; 元古代; 岩石成因;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4.04.003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吕梁山中段花岗质岩石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研究区存在两期古元古代花岗质岩浆活动 ,分别形成于 2 0 6 3Ma和 180 6Ma ;它们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 :早期石英二长岩具有埃达克质岩浆特点 ,低SiO2 ,MgO ,Y和Yb ,高Al2 O3,Na2 O ,Sr,Ba和Sr/Y比值 ,没有明显的Eu异常 ;后期二长花岗岩则具高SiO2 ,Rb ,Nb ,Y ,Yb和低Na2 O ,Al2 O3,Sr的特点 ,并具低的Sr/Y比值和明显的Eu负异常。结合同位素特征 ,道仁沟石英二长岩被解释为古老的地壳物质在地幔深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 ,并与地幔围岩发生了物质交换。而宽坪花岗岩则由石榴子石麻粒岩在地壳深度分解熔融产生。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它们分别形成于同碰撞和造山后两种不同的构造背景。吕梁群主变质作用与第二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几乎同时发生 ,它们具有等温降压的顺时针PTt轨迹 ,表明它们经历了快速抬升的变质过程。这一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与华北地块许多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同时发生 ,暗示从这个时间开始华北地块处于拉张构造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500 / 51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辽东半岛南部早前寒武纪花岗质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
    路孝平
    吴福元
    林景仟
    孙德有
    张艳斌
    郭春丽
    [J]. 地质科学, 2004, (01) : 123 - 138
  • [2] 吕梁地区古元古代的裂陷型火山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耿元生
    万渝生
    杨崇辉
    [J]. 地球学报, 2003, (02) : 97 - 104
  • [3] 华北陆块前寒武纪两次重大地质事件的特征和性质
    彭澎
    翟明国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6) : 818 - 825
  • [4] 豫西地区熊耳群的地质年代学研究
    任富根
    李惠民
    殷艳杰
    李双保
    丁士应
    陈志宏
    [J].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2002, (01) : 41 - 47
  • [5] 吕梁地区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事件的年代框架
    耿元生
    万渝生
    沈其韩
    李惠民
    张如心
    [J]. 地质学报, 2000, (03) : 216 - 223
  • [6] 孔兹岩系——山西吕梁地区界河口群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万渝生
    耿元生
    沈其韩
    张如心
    [J]. 岩石学报, 2000, (01) : 49 - 58
  • [7] 山西古元古代吕梁群变质带的重新划分及地质意义
    于津海
    王赐银
    赖鸣远
    陈树祥
    卢保奇
    [J].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1) : 67 - 75
  • [8] 一个古元古代A型流纹岩
    于津海
    王德滋
    耿建华
    [J]. 地球化学, 1998, (06) : 549 - 558
  • [9] 山西吕梁群和其主变质作用的锆石U-Pb年龄
    于津海
    王德滋
    王赐银
    李惠民
    [J]. 地质论评, 1997, (04) : 403 - 408
  • [10] 山西吕梁群早元古代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于津海
    王德滋
    王赐银
    [J]. 岩石学报, 1997, (01) : 60 -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