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47年来粳稻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某些农艺性状的变化

被引:33
作者
武志海
徐克章
赵颖君
何小亮
王晓玲
凌凤楼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粳稻; 遗传改良; 农艺性状; 产量;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7.05.011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吉林省1958-2005年间育成的25个粳稻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粳稻品种的改良,产量呈线性增加。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产量由1958年的6 198.68 kg/hm2增加至2005年的12 682.8 kg/hm2,平均每年增加137.96 kg/hm2,增长率为2.23%。每穗粒数、结实率、单穗重和总穗数随育成年代推移显著增加,并与产量呈正相关,其中每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r=0.85)。株高随育成年代推移显著降低,茎叶夹角显著减小,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增加,抽穗期推迟。结果表明,产量的增加主要与品种改良过程中总库容的扩大有关,其中每穗粒数的增加是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507 / 5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东北三省水稻产量和品质及其与穗部性状关系的初步研究 [J].
徐正进 ;
邵国军 ;
韩勇 ;
张学军 ;
全成哲 ;
潘国君 ;
陈温福 .
作物学报, 2006, (12) :1878-1883
[2]   中籼水稻品种产量与株型演进特征研究 [J].
杨建昌 ;
王朋 ;
刘立军 ;
王志琴 ;
朱庆森 .
作物学报, 2006, (07) :949-955
[3]   超高产粳型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 [J].
杨建昌 ;
杜永 ;
吴长付 ;
刘立军 ;
王志琴 ;
朱庆森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7) :1336-1345
[4]   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 [J].
程式华 ;
曹立勇 ;
陈深广 ;
朱德峰 ;
王熹 ;
闵绍楷 ;
翟虎渠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3) :280-284
[5]   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的理论与方法 [J].
陈温福 ;
徐正进 ;
张龙步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3-8
[6]   北方粳稻新株型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 [J].
徐正进 ;
陈温福 ;
张文忠 ;
周淑清 ;
刘丽霞 ;
张龙步 ;
杨守仁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10) :1407-1413
[7]   吉林农业大学水稻育种的成就、进展与前景 [J].
马景勇 ;
杨福 ;
凌凤楼 ;
徐兆师 ;
邬信康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4) :1-5
[8]   水稻种质资源光合速率及光合功能期的研究 [J].
曹树青 ;
翟虎渠 ;
杨图南 ;
张荣铣 ;
匡廷云 .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01) :30-35
[9]   21世纪吉林省水稻栽培研究展望 [J].
赵国臣 ;
郭唏明 .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0, (01) :63-65
[10]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英文) [J].
杨守仁 ;
张龙步 ;
陈温福 ;
徐正进 ;
王进民 .
作物学报, 1996, (03) :29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