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抽象的诉权说

被引:15
作者
严仁群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附条件诉权说; 抽象诉权说; 司法行为请求权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为诉权附加要件会导致其名不副实、无意义并隐含悖论。这是附条件诉权说的重大、致命缺陷。在程序伊始,法院面对的是"无知之幕"。要正当地走出这种状态,要给权利人以救济,就必须接受所有原告的起诉,对所有程序和实体事项的审理都应当在程序内进行。所以,不附要件的抽象诉权说有其深刻的内在合理性。作为修正型的抽象诉权说,司法行为请求权说能够应对针对抽象诉权说的所有批评,且有更多实益。基于抽象的诉权说,诉权与诉讼要件、裁判请求权等的关系能够厘清。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作为理由之治的法治 [J].
玛蒂尔德柯恩 ;
杨贝 .
中外法学, 2010, 22 (03) :354-366
[2]   诉权的经济分析 [J].
徐昕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7, (04) :1-4
[4]   司法推理中应用的基本法律概念(上) [J].
W·N·赫菲尔德 ;
陈端洪 .
环球法律评论, 2007, (03) :114-120
[6]   论温德沙伊德的请求权概念 [J].
金可可 .
比较法研究, 2005, (03) :112-121
[7]   起诉条件与实体判决要件 [J].
张卫平 .
法学研究, 2004, (06) :58-68
[8]   诉权法理研究论纲 [J].
周永坤 .
中国法学, 2004, (05) :13-26
[9]   权利哲学的基本问题 [J].
夏勇 .
法学研究, 2004, (03) :3-26
[10]   反思与重构:完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诉权视角 [J].
喜子 .
中国法学, 2004, (01) :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