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10
作者
司毅
许翠萍
机构
[1]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消化内科
关键词
肝硬化; 血浆D-二聚体; Child分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2 [肝硬变];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肝硬化患者(ChildB级30例,ChildC级20例)及20例正常对照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水平。结果肝硬化ChildB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dimer明显增高(P<0.05);肝硬化ChildC级组血浆D-dimer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ChildB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ChildC级组FIB与正常对照组和ChildB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硬化ChildC级组与ChildB级组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ChildB级组PL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ChildC级组PT、APTT与正常对照组和ChildB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dimer水平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观察血浆D-dimer水平可早期了解肝硬化患者纤溶系统亢进的程度,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判断、出血抢救、指导临床用药及预后估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肝病患者D-二聚体水平观察 [J].
吴晓莲 .
浙江临床医学, 2008, (01) :91-91
[2]   血浆-D二聚体及FDP检测在DIC诊断中的意义 [J].
胡波 ;
王珂 .
重庆医学, 2004, (11) :1666-1668
[3]   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 [J].
李勇 .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4, (07) :1009-1011
[5]   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J].
黄尉国,王鸿利,张颖琪,朱立红,李耀辉,王学锋,程寅琳,邵慧珍,张鲁,葛维成 .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5, (02) :71-74
[6]   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和纤溶变化的研究 [J].
王鸿利 ;
邵慧珍 ;
支立民 ;
王学锋 ;
陈怡群 ;
王振义 ;
吴瑞庭 ;
姜嘉 ;
沈霖德 ;
巫善明 ;
孙家强 .
中华医学杂志, 1991, (11)
[7]   Hyperfibrinolytic activity in hospitalized cirrhotic patients in a referral liver unit [J].
Hu, KQ ;
Yu, AS ;
Tiyyagura, L ;
Redeker, AG ;
Reynolds, TB .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1, 96 (05) :1581-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