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砂层地质曲率分析在裂缝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13
作者
胡宗全
廖红伟
刘人和
机构
[1]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大学地质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北京 ,陕西西安 ,河北廊坊
关键词
自然产能; 地质曲率; 裂缝; 构造; 裂缝分布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曲率分析是裂缝分布预测中的传统方法,并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被逐步改进。研究中使用的地质曲率就是一种新的地质层面曲率算法,该方法兼具数学上的严密性和地质上的实际意义。文中研究的地质对象是侏罗系某组的3个横向分布稳定的砂层。该地区以前的研究是运用整个组的顶面构造图来研究裂缝的分布规律,对构造与裂缝分布之间的内在关系仅停留在简单的和定性的认识上。为了搞清构造对裂缝分布的控制作用,作者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各砂层顶面的构造图,用改进的地质曲率算法计算各砂层的顶面地质曲率,并运用地质曲率值作为裂缝预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各砂层的地质曲率分布规律和数值高低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各层之间的曲率数值总体差异与各层之间的产能总体差异具有很好的匹配关系,各砂层在各井点处的自然产能高低与曲率值高低具有较好的统计相关关系。同时,曲率分析证实了研究区内构造复合关系的存在。研究发现,构造的叠合部位往往是裂缝的发育区。这些结论的得出对裂缝的钻前预测是十分有意义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50 / 4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江汉盆地王场地区泥岩储层裂缝演化及其模拟 [J].
梅廉夫,徐思煌,李春梅,徐文凯,倪昌祥 .
地球科学, 1995, (03) :256-263
[2]   围压对构造裂缝孔隙度的重要影响 [J].
许浚远,彭大钧,罗蛰潭 .
石油学报, 1995, (03) :44-47
[3]   资阳地区震旦系裂缝特征及控制因素初探 [J].
包强 ;
徐世琦 ;
刘仲宣 ;
夏绍文 .
天然气工业, 1996, (05) :28-31+107
[4]  
川南地区南荔桐构造阳新统裂缝发育带预测[J]. 耿文志,崔世南.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5(04)
[5]   伸展构造区低渗透储层构造裂缝的分布特征 [J].
曾联波 ;
田崇鲁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7, (04) :344-347
[6]   四川二叠系碳酸盐岩裂缝系统成因模式探讨 [J].
樊生利,童崇光 .
石油实验地质, 1995, (04) :343-350
[7]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地下裂缝预测方法 [J].
魏永佩 ;
陈会鑫 ;
张之一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8, (03) :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