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变形破坏的熵突变过程与破坏判据

被引:18
作者
周翠英 [1 ]
张乐民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地下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地下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岩石系统; 变形破坏; 熵突变; 屈服准则; 破坏判据;
D O I
10.16285/j.rsm.2007.12.017
中图分类号
TU452 [岩体力学性质及应力理论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岩石的变形破坏过程中,当进入不稳定的破裂发展阶段之后,系统不断调整结构抵抗外力的扰动,裂纹向局域集中的有序方向发展,应变能不断耗散,并以应变能的耗散为媒介,使系统与外扰动所追加的负熵流产生能量流通,也使系统熵值和系统的维数逐次降低,这一阶段岩石系统远离平衡态,岩石的破坏是系统熵的突变过程。基于这一认识,并在验证应变能分布与结构块度分布模式的一致性的基础上,推导出包含了结构因素和能量分布的熵表达式;对熵表达式进行平衡分析获得局部突变的分岔集,得到了岩石局部破坏的熵折迭突变破坏准则;同时,探讨了熵表达式所表征的结构有序度的尖点突变性,解出岩石系统的分岔集,这个分岔集就是岩石系统熵突变的整体破坏准则。
引用
收藏
页码:2506 / 25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软岩在饱水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规律研究 [J].
周翠英 ;
邓毅梅 ;
谭祥韶 ;
刘祚秋 ;
林春秀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98-102
[2]   围岩稳定分析的非线性理论研究 [J].
许传华 ;
任青文 .
岩土工程技术, 2003, (03) :142-146
[3]   综放顶煤爆破能量的分形研究 [J].
谢和平 ;
陈忠辉 ;
段法兵 ;
王家臣 .
力学与实践, 2000, (01) :16-18
[4]   结构信息熵与极大熵原理 [J].
陈建军 ;
曹一波 ;
段宝岩 .
应用力学学报, 1998, (04) :119-124
[5]   分形几何与地球科学 [J].
陈颙 .
华南地震, 1994, (03) :85-92
[6]  
非线性动力学数学方法[M]. 气象出版社 , 谢应齐,曹杰编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