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浊”的涵义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78
作者
赵进喜 [1 ]
庞博 [2 ]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关键词
浊; 湿浊; 浊毒; 理论探讨;
D O I
10.13288/j.11-2166/r.2009.07.004
中图分类号
R228 [中医病理];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面对中医学"浊邪致病"被泛化的趋势,梳理相关文献知识,明确中医学的"浊邪"实际上是一类具有胶结、黏滞、重浊、稠厚、浑秽特性的内生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具有特定的致病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于多种现代难治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81 / 58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浊毒理论在慢性肾衰竭中的应用及治疗策略 [J].
陶兴 ;
孙伟 .
辽宁中医杂志, 2008, (10) :1495-1496
[2]   中医痰浊血瘀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J].
赵玲 ;
魏海峰 ;
张丽 ;
李雅莉 ;
李林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 (08) :680-683
[3]   浅谈中风病急性期脑水肿之玄府郁滞、浊毒损脑病机假说 [J].
常富业 ;
张云岭 ;
王永炎 .
江苏中医药, 2008, (06) :12-14
[4]   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化瘀散结、泄浊解毒治法与分期分型辨证思路 [J].
赵进喜 .
江苏中医药, 2007, (07) :8-9
[5]   以“气虚浊毒”立论治疗肝硬化 [J].
龚胜仪 ;
赵荣 .
四川中医, 2007, (03) :27-27
[6]   浊毒致病理论初探 [J].
许筱颖 ;
郭霞珍 .
辽宁中医杂志, 2007, (01) :28-29
[7]   糖尿病中医病机新识 [J].
吴深涛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 (11) :13-16
[8]   补肾活血与降浊祛毒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的临床观察 [J].
吉春玲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 (08) :487-488
[9]   清浊化瘀方为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附43例疗效分析 [J].
蒉纲 ;
黄燕兴 ;
毛旭明 ;
周阿高 .
中医文献杂志, 2005, (02) :42-43
[10]   化浊解毒法对2型糖尿病葡萄糖毒性作用的临床观察 [J].
吴深涛 ;
武娜杰 ;
张罡 ;
王世伟 ;
呼永和 ;
邬金玲 ;
周静 .
天津中医药, 2005, (02) :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