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2013年安徽省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17
作者
石春娥 [1 ,2 ]
邓学良 [1 ]
杨元建 [1 ]
吴必文 [1 ]
机构
[1]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酸雨; 电导率; 离子浓度; 成因分析; 安徽;
D O I
10.13232/j.cnki.jnju.2015.03.007
中图分类号
X517 [酸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据安徽气象部门酸雨观测资料分析,2006年以来,安徽酸雨有以下特点:(1)空间上,安徽南北各地,不论城市还是高山均观测到强酸雨.其中,以合肥和安庆最为突出,强酸雨频率最高,多年年均pH值接近强酸雨等级.从多年平均降水pH值来看,仅阜阳站为非酸性等级,其余各站皆为酸性等级.时间上,安徽酸雨季节变化明显,冬半年较重,夏半年偏轻.(2)从全省情况看,2009年前后酸雨最为严重.最近三年,各地降水酸性程度均有所减轻.以合肥酸雨变化为例,22年的变化趋势可分为三个阶段:1992—1999年,无明显变化趋势;2000—2008年,酸雨明显增强;2009—2013年,酸雨略有改善.(3)污染程度方面,黄山光明顶降水比较洁净,铜陵和马鞍山的降水受污染程度最为严重.(4)离子组成方面,酸雨成分逐渐由"硫酸型"转变为"硫酸硝酸混合型",与20世纪80—90年代相比,降水中硝酸根离子和氨根离子浓度显著上升.近年来,周边省份二氧化硫排放减少是导致我省酸雨污染减轻的主要原因.然而由于大气中氮氧化物增加,导致我省酸雨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08 / 5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Precipitation Chemistry and Corresponding Transport Patterns of Influencing Air Masses at Huangshan Mountain in East China[J]. SHI ChunE,DENG Xueliang,YANG Yuanjian,HUANG Xiangrong,WU Biwen.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4(05)
[2]   2013年1月安徽持续性霾天气成因分析 [J].
石春娥 ;
邓学良 ;
杨元建 ;
吴必文 ;
孟燕军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4, 19 (02) :227-236
[3]  
黄山降水酸度及电导率特征分析[J]. 石春娥,邓学良,吴必文,洪杰,张苏,杨元建.环境科学. 2013(05)
[4]  
Chemistry and source identification of wet precipitation in a rural watershed of subtropical China[J]. HUANG Laiming 1,2,YANG Jinling 1,2,and ZHANG Ganlin 1,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il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anjing 210008,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012(04)
[5]   合肥市降水化学组成成分分析 [J].
唐蓉 ;
王体健 ;
石春娥 ;
邓学良 ;
陈汝龙 .
气象科学, 2012, 32 (04) :459-465
[6]  
安徽省酸雨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子[J]. 石春娥,邱明燕,张爱民,张浩,张苏,王自发.环境科学. 2010(06)
[7]   1992~2006年中国降水酸度的变化趋势 [J].
汤洁 ;
徐晓斌 ;
巴金 ;
王淑凤 .
科学通报, 2010, 55 (08) :705-712
[8]   中国大气降水化学研究进展 [J].
王文兴 ;
许鹏举 .
化学进展, 2009, 21(Z1) (Z1) :266-281
[9]  
皖南山区降水酸性特征与元素沉降通量[J]. 唐先干,杨金玲,张甘霖.环境科学. 2009(02)
[10]   2007年中国区域性酸雨的若干特征 [J].
侯青 ;
赵艳霞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 (01)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