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被引:26
作者
李国志
机构
[1] 不详
[2]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森林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补偿模式; 研究进展;
D O I
10.13843/j.cnki.lyjj.2019.01.003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森林生态产品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使全社会受益,但保护森林的成本主要由农户承担,因此必须给予农户一定的补偿。森林生态补偿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得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结论。从森林生态补偿含义、补偿标准、补偿模式、补偿意愿和补偿效应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发现现有文献在研究内容上尚存在很多盲点和不足之处。第一是差异化补偿标准测算问题,对不同地域、不同树种、不同造林方式的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缺乏比较研究;第二是生态补偿资金的分摊问题,对森林生态补偿资金在不同补偿主体之间的分摊比例研究不够;第三是不同补偿模式耦合的临界点问题,对市场补偿和政府补偿的边界,以及两种补偿模式的交易成本测度等问题缺乏研究;第四是森林生态补偿的激励相容机制问题,对不同补偿模式的激励相容效果和激励相容度测算等问题关注不够。基于上述结论,对森林生态补偿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9 条
[31]   公众参与森林生态建设主观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支付意愿研究视角 [J].
李晓 ;
王晨筱 ;
陈凯星 ;
李英 .
林业经济问题, 2015, 35 (03) :200-205
[32]   区域性森林碳汇效益补偿机制——以黑河地区为例 [J].
李华 ;
李顺龙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 43 (06) :153-157
[33]   自愿市场视角下城市居民森林碳汇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347位成都市民的调查 [J].
杨帆 ;
赵仕通 ;
曾维忠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 30 (02) :287-292
[34]   我国以天然林保护工程为主体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及其估值研究 [J].
张爱美 ;
陈绍志 ;
朱可亮 .
生态经济, 2014, (11) :161-164
[35]   森林生物多样性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及价值评估——以甘肃省迭部县为例 [J].
张颖 ;
倪婧婕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5 (05) :89-94
[36]   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伊春市为例 [J].
马宏薇 ;
吴相利 .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4, 30 (05) :110-113
[37]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回顾与思考 [J].
梁宝君 ;
石焱 ;
袁卫国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8 (05) :1-5
[38]   碳交易市场设计支持森林生态补偿研究 [J].
曾以禹 ;
吴柏海 ;
周彩贤 ;
陈峻崎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06) :67-76
[39]   基于游客支付意愿的生态补偿经济价值评估——以武汉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J].
石玲 ;
马炜 ;
孙玉军 ;
朱曦 ;
晏中强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02) :180-188
[40]   贵阳市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及补偿标准CVM评估 [J].
田红灯 ;
田大伦 ;
闫文德 ;
宁晓波 ;
郭晓飞 ;
陈星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 33 (08) :1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