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古西地区碳酸盐岩油藏特征与失利井研究

被引:18
作者
孟书翠 [1 ,2 ]
朱光有 [3 ]
金强 [1 ]
张水昌 [3 ]
胡剑风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胜利石油管理局石油开发中心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油气成藏; 储层非均质性; 失利井; 轮古西;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轮南西部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风化壳油藏为例,通过对工区20多口探井的地质、测井资料以及地球化学分析化验资料的系统分析,研究了轮南西部轮古西地区碳酸盐岩油藏特点、成藏特征以及勘探失利原因。认为轮古西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为主要含油层系,油气分布在风化壳面以下180m范围内,以晶间孔、粒内溶蚀孔以及各种构造缝和溶蚀缝为主要储集空间;晚海西期油气充注成藏,之后经历构造抬升,油气遭受强烈生物降解,原油具有高密度、高黏度、高沥青质、高蜡、高含硫、低饱芳比的特征;钻探失利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碳酸盐岩储层强烈的非均质性、圈闭的落实程度差、岩溶缝洞体系内复杂的油水分布关系、地震资料解释精度低等。古地貌、岩溶储层、断层是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在深大断裂带附近,古岩溶、裂缝与溶洞发育区,油气产能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5+182 +182-18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塔里木盆地北部深层风化壳储层的形成与分布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王欢欢 ;
杨海军 ;
孟书翠 ;
顾乔元 ;
张斌 ;
苏劲 .
岩石学报, 2009, 25 (10) :2384-2398
[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ter strong gas-charg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servoir capacity in deep Ordovician carbonate reservoir in Tazhong area, Tarim Basin[J]. ZHAO WenZhi1, ZHU GuangYou1, ZHANG ShuiChang1, ZHAO XueFeng1, SUN YuShan2, WANG HongJun1, YANG HaiJun2 & HAN JianFa2 1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etroChina, Beijing 100083, China;2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arim Oilfield Company, PetroChina, Korla 841000, Chin
[3]   中国东北、华北、西部等地区古生界油气前景探讨 [J].
康玉柱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3) :1-7+175
[4]   塔里木盆地油气输导体系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武芳芳 ;
朱光有 ;
张水昌 ;
金强 ;
韩剑发 ;
张斌 .
石油学报, 2009, 30 (03) :332-341
[5]   中国岩溶储集层分类与特征及相关的理论问题 [J].
张宝民 ;
刘静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1) :12-29
[6]  
塔里木盆地断裂活动对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影响[J]. 吕修祥,杨宁,周新源,杨海军,李建交.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S1)
[7]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地层水赋存分布 [J].
朱蓉 ;
楼章华 ;
云露 ;
李梅 ;
金爱民 ;
张慧婷 .
地质科学, 2008, (02) :228-237
[8]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与储层分布 [J].
陈景山 ;
李忠 ;
王振宇 ;
谭秀成 ;
李凌 ;
马青 .
沉积学报, 2007, (06) :858-868
[9]  
中国稠油区浅层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机制[J]. 朱光有,张水昌,赵文智,王政军,梁英波,赵雪凤,张静岩.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2)
[10]   中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发现的回顾与启示 [J].
康玉柱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5) :57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