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经济性状的因子分析及品种聚类分析

被引:29
作者
高三基
陈如凯
张华
徐良年
邓祖湖
罗俊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甘蔗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甘蔗;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因子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6.1 [甘蔗];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14个甘蔗品种2次新植和1次宿根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将11个甘蔗经济性状用4个主因子表示,累加方差贡献率达到91.08%.第1主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是折光锤度、转光度、蔗汁蔗糖分和甘蔗蔗糖分等糖分因子;第2主因子载荷值较大的性状有甘蔗茎径、单茎重和公顷蔗茎产量指标等产量因子;第3主因子只有公顷有效茎数起主导作用;第4主因子起支配作用是重力纯度和视纯度等衡量甘蔗成熟度的因子.第1主因子与第4主因子有较大的正相关性,与第2主因子有较大的负相关性.根据品种斜交因子得分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把14个甘蔗品种分为4类,第1类又分为3个亚类,不同类型品种具有不同的产量和品质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不同生境下菜用大豆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 [J].
周以飞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3) :282-285
[2]   湖南辣椒地方品种资源的因子分析及数量分类 [J].
邹学校 ;
马艳青 ;
戴雄泽 ;
张竹青 ;
刘荣云 ;
陈文超 ;
周群初 ;
李雪峰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 (01) :37-42
[3]   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因子分析 [J].
康立宁 ;
魏益民 ;
欧阳韶晖 ;
张国权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1) :120-124
[4]   宁夏水稻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 [J].
殷延勃 ;
马洪文 ;
荣韫琛 ;
梁爱珍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2) :41-45
[5]   大豆农艺性状的因子分析及品种的聚类分析 [J].
陈荣江 ;
王莹 .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1998, (02) :20-24
[6]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唐启义,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