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农田面源污染典型区域制图及其研究现状评价

被引:11
作者
温兆飞 [1 ,2 ]
吴胜军 [1 ]
陈吉龙 [1 ]
吕明权 [1 ]
王小晓 [1 ]
肖艳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库水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GIS空间分析; 农业面源污染; 非点源污染; 水土流失; 研究区选择; 典型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1 [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X82 [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071012 ; 0713 ; 083002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利用GIS空间叠加分析方法,通过遴选影响库区农田面源污染关键因子,获得了3大类8小类库区农田面源污染典型区,从空间分布格局的角度对这些典型区做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并提出土壤类型是导致不同典型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已在库区内开展农田面源污染研究工作的相关研究区进行了典型性分布现状评价,研究认为:(1)目前针对"紫色土-旱地-林地-水田"农田面源污染典型区的研究区设置较完善,在整个库区中的分布格局也较合理,有利于相关研究成果在该区推广应用;(2)对"黄壤-旱地-林地"典型区研究较少,无法满足整个库区尺度下的应用需求,需加强对库区中部和库尾相关区域的研究区配置;(3)由于对"石灰(岩)土-林地"典型区的研究缺失,亟需开展该区内农田面源污染研究工作。研究获得的不同类型典型区分布图可为相关研究区的选择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此外,研究虽只是针对农田面源污染开展了典型区制图分析,但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在必要数据支持下,可应用于三峡库区或其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典型区制图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684 / 169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1 条
[51]  
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D].田锋.西南大学.2007, 04
[52]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罗云云.西南农业大学.2004, 03
[53]  
重庆渝北区御临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D].张宏华.重庆大学.2003, 01
[54]  
水力侵蚀对土壤中碳和养分含量的影响及其过程的空间模拟.[D].朱远达.华中农业大学.2001, 03
[55]   基于DEM的流域降雨径流模拟研究——以三峡库区晏家河小流域为例 [J].
孙艳玲 ;
谢德体 ;
刘洪斌 ;
魏朝富 ;
郭鹏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1) :82-84+92
[56]   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模式的研究 [J].
倪九派 ;
傅涛 ;
何丙辉 ;
魏朝富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6) :182-185
[57]   三峡库区王家桥小流域土壤侵蚀因子初步研究 [J].
吴从林 ;
张平仓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2) :165-170
[58]   三峡库区移民区曲溪小流域能源利用分析 [J].
黄闰泉 ;
张风 ;
戴均华 ;
刘源望 .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167-170
[59]   GIS支持下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土壤养分流失量预测 [J].
蔡崇法 ;
丁树文 ;
史志华 ;
黄丽 ;
张光远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1) :9-12
[60]   三峡移民区生态系统概念模型及生态环境建设对策——以秭归县曲溪小流域为例 [J].
黄闰泉 ;
袁传武 ;
潘磊 ;
刘贵开 ;
江厚利 .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04)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