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六湖泊表层底泥磷吸附容量及潜在释放风险

被引:20
作者
卢少勇 [1 ]
王佩 [1 ,2 ]
王殿武 [2 ]
陈建军 [1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湖泊工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2]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磷吸附指数; 磷吸附饱和度; 富营养化风险; 铁铝氧化物; 北京六湖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利用沉积物磷吸附指数(PSI)和磷吸附饱和度(DPS)研究了北京前海(QH)、青年湖(QNH)、昆明湖(KMH)、紫竹院湖(ZZ)、陶然亭湖(TRTH)、红领巾湖(HLJH)表层沉积物的磷吸附容量,分析了沉积物中磷的吸附饱和度(DPS)与其他指标的相关关系,并讨论了不同城市湖泊沉积物中磷的潜在释放风险.结果表明:6湖沉积物的PSI为14.9~83.3(mg L)/(100g.μmol),平均值为34.6(mg L)/(100g.μmol);DPS为7.97%50.5%,平均值28.9%,PSI与DPS显著负相关.PSI与草酸铵提取的磷、铝(Pox,Alox)含量均为显著负相关,草酸铵提取的铁(Feox)是影响PSI的主导因素.DPS与沉积物中草酸铵提取的磷(Pox)含量显著正相关,主要受沉积物中原有吸附态磷的影响.此外,磷释放风险指数(ERI)计算结果表明QH、QNH、ZZ、TRTH中的表层沉积物磷潜在释放诱发富营养化的风险均为高度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1836 / 18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北京六湖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氮污染特征与评价 [J].
陈建军 ;
黄民生 ;
卢少勇 ;
赵屹坤 ;
吴芸 ;
黄国忠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1) :12-20
[2]   太湖不同湖区沉积物磷形态变化分析 [J].
袁和忠 ;
沈吉 ;
刘恩峰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11) :1522-1528
[3]   东平湖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吸附容量及潜在释放风险分析 [J].
邢友华 ;
董洁 ;
李晓晨 ;
姜瑞雪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29 (04) :746-751
[4]  
洪泽湖表层底质营养盐的形态分布特征与评价[J]. 余辉,张文斌,卢少勇,燕姝雯,胡瑞娟,陈雷,张璐璐,余建平.环境科学. 2010(04)
[5]   太湖表层沉积物中PAHs和PCBs的分布及风险评价 [J].
陈燕燕 ;
尹颖 ;
王晓蓉 ;
郭红岩 ;
陈社军 ;
麦碧娴 .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02) :118-124
[6]   北京城市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与分析 [J].
荆红卫 ;
华蕾 ;
孙成华 ;
郭婧 .
湖泊科学, 2008, (03) :357-363
[7]   北京市“六海”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效果分析 [J].
荆红卫 .
北京水务, 2008, (01) :7-10
[8]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沉积物磷形态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J].
金相灿 ;
庞燕 ;
王圣瑞 ;
周小宁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1) :279-285
[9]   颐和园昆明湖的历史和生态功能 [J].
缪祥流 .
城乡建设, 2006, (06) :47-47
[10]   三种铁氧化物的磷吸附解吸特性以及与磷吸附饱和度的关系 [J].
邵兴华 ;
章永松 ;
林咸永 ;
都韶婷 ;
于承艳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2) :2208-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