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生态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5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汤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溪市环保局监测站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倪才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2] 贵溪市环保局监测站
来源:
关键词:
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3990/j.issn1001-3679.2006.05.035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生态系统的持续承载基础之上,因而开展生态承载力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生态承载力的由来及内涵发展,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包括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测算法、供需平衡法、状态空间法、生态足迹法、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法,探讨了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应遵循的原则,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387 / 3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喀斯特区域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 贵州科学, 2005, (02) : 55 - 59王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 [2] 鄱阳湖区生态占用测度方法的分析与应用[J]. 价值工程, 2005, (04) : 4 - 6黄新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昌大学理学院戴淑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昌大学理学院
- [3] 生态承载力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 人民黄河, 2005, (03) : 6 - 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赵洪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海大学交通学院
- [4] 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06) : 278 - 281+38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院黄锡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院
- [5] 生态足迹研究述评[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5) : 47 - 54尹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倪晋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J]. 自然杂志, 2003, (06) : 335 - 339曹新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梁留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丁圣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 [7] 区域生态承载力量化方法研究述评[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3) : 281 - 289邓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生态持续发展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南京市1998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J].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2) : 58 - 60赵秀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缪旭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孙勤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钱汪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
- [10] 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J]. 生态学报, 2001, (09) : 1484 - 1493徐中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程国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志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