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2010年青海高原不同功能区可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被引:17
作者
校瑞香
祁栋林
周万福
肖宏斌
机构
[1]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青海高原; 生态功能区; 可降水量; 降水转化率;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71-2010年青海省境内43个气象站的降水量和水汽压月资料,运用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经验公式,计算了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环青海湖区、三江源区和柴达木盆地4个不同生态功能区的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功能区可降水量均呈单峰形态分布,均在夏季达到最大值;降水转化率在三江源区和东部农业区呈双峰分布,柴达木盆地和环青海湖地区呈单峰分布.不同生态功能区年可降水量近40 a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柴达木盆地和环青海湖区上升趋势显著;不同生态功能区年可降水量均发生了突变,东部农业区发生在1983年,柴达木盆地发生在1996年,三江源区和环青海湖区发生在1993年.可降水量自西向东呈逐渐增加趋势,降水转化率形成以青海湖区为中心的马鞍形场.
引用
收藏
页码:1456 / 14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1971-2010年柴达木盆地可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分析 [J].
张娟 ;
肖宏斌 ;
徐维新 ;
祁栋林 ;
李晓东 .
资源科学, 2013, 35 (11) :2289-2297
[2]   青海高原不同生态功能区气候突变时间的比较分析 [J].
李红梅 ;
李作伟 ;
王振宇 ;
申红艳 .
冰川冻土, 2012, 34 (06) :1388-1393
[3]   云南空中水资源的季节变化研究 [J].
马涛 ;
张万诚 ;
付睿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1, 26 (05) :486-493
[4]   四川地区近60a大气可降水量分析 [J].
王维佳 .
干旱气象, 2009, 27 (04) :346-349+357
[5]   阿勒泰地区降水量、可降水量及降水转化率分析 [J].
李帅 ;
谢国辉 ;
何清 ;
李祥余 .
冰川冻土, 2008, (04) :675-680
[6]   中国西北地区水汽的平流输送和辐合输送 [J].
王可丽 ;
江灏 ;
赵红岩 .
水科学进展, 2006, (02) :164-169
[7]   黄河、长江源区降水变化的水汽输送和环流特征 [J].
王可丽 ;
程国栋 ;
丁永建 ;
沈永平 ;
江灏 .
冰川冻土, 2006, (01) :8-14
[8]   青藏高原东部及邻近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J].
周长艳 ;
李跃清 ;
李薇 ;
陈隆勋 .
高原气象, 2005, (06) :880-888
[9]   用GPS可降水量资料对一次大—暴雨过程的分析 [J].
姚建群 ;
丁金才 ;
王坚捍 ;
朱文耀 ;
宋淑丽 .
气象, 2005, (04) :48-52
[10]   青藏高原近30年气候变化趋势 [J].
吴绍洪 ;
尹云鹤 ;
郑度 ;
杨勤业 .
地理学报, 2005, (01)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