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区高寒草原的植被退化与土壤退化特征

被引:134
作者
周华坤 [1 ]
赵新全 [1 ]
温军 [1 ,2 ]
陈哲 [1 ,2 ]
姚步青 [1 ]
杨元武 [3 ]
徐维新 [1 ,4 ]
段吉闯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草业科学系
[4] 青海省气象局
关键词
紫花针茅; 高寒草原; 植物群落; 生物量; 土壤养分; 退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近几年,黄河源区高寒草原退化沙化明显。研究了黄河源区紫花针茅高寒草原在不同退化程度下植物群落、生物量和土壤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高寒草原退化程度加大,植被盖度、草地质量指数和优良牧草地上生物量比例逐渐下降,草地间的相似性指数减小,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单峰式曲线变化规律。随着退化加剧,禾草地上生物量减少显著,杂草类植物地上生物量先增加后减少,而莎草科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不受草地退化程度的影响。高寒草原土壤表层0~20cm的植物根系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呈倒"V"型变化。高寒草原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之间呈"V"型变化规律,随着退化程度增加,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由显著正相关转变为负相关。随着高寒草原的退化程度加剧,土壤湿度、土壤有机质、速效磷、硝态氮、速效钾的含量和土壤紧实度都减小。随着高寒草原植被的退化演替,土壤退化越来越严重,贫瘠化不断加剧,到重度退化阶段,旱生沙生植物出现,呈现沙化初始景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1]  
周华坤,赵新全,马玉寿,等. 高寒草原退化程度的界定方法DB63/T981-2011 . 2011
[22]   鄂尔多斯草地退化过程中个体分布格局与土壤元素异质性 [J].
程晓莉 ;
安树青 ;
李远 ;
卓元午 ;
管永健 ;
刘世荣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4) :503-509
[23]   重牧退化草地的植被、土壤及其耦合特征 [J].
侯扶江 ;
南志标 ;
肖金玉 ;
常生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915-922
[24]   土壤退化与草地退化关系的研究 [J].
李绍良 ;
陈有君 ;
关世英 ;
康师安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 (01) :92-95
[25]   羊草+大针茅草原群落退化演替机理的研究 [J].
王炜 ;
梁存柱 ;
刘钟龄 ;
郝敦元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4) :468-472
[26]   中国北方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J].
李博 .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6) :2-10
[27]   内蒙古草原土壤退化进程及其评价指标的研究 [J].
李绍良 ;
贾树海 ;
陈有君 ;
康师安 ;
关世英 ;
何婕平 .
土壤通报, 1997, (06) :2-4
[28]   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Ⅱ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 [J].
马克平,黄建辉,于顺利,陈灵芝 .
生态学报, 1995, (03) :268-277
[29]   甘南山地草原人工草场的演替 [J].
张大勇 ;
王刚 ;
杜国祯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0, (02) :1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