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城市活力评价

被引:53
作者
刘黎 [1 ]
徐逸伦 [1 ]
江善虎 [2 ]
吴庆明 [3 ]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2]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3] 浙江省围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城市活力; 模糊物元模型; 熵权; 欧氏贴近度; 沿江城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城市活力评价模糊物元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江苏省沿江15个县级城市的活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处于苏南地区且靠近上海都市圈的4个县级市的城市活力水平相对领先于其他县级市。究其原因,涉及区位条件、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经济、制度与空间3方面的沿江城市发展对策,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模糊物元城市活力评价模型的建立为城市活力评价提供了一种考虑多因素的综合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干旱等级评价 [J].
江善虎 ;
任立良 ;
雍斌 ;
刘薇 .
水电能源科学, 2009, 27 (02) :146-148
[2]   基于模糊物元的城市化生态预警模型及应用 [J].
符娟林 ;
乔标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9) :990-995
[3]   基于信息熵和模糊物元模型的城乡结合部农地质量评价——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 [J].
聂艳 ;
周勇 ;
钱建平 ;
黄建武 .
资源科学, 2008, (06) :919-924
[4]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熵模糊物元模型及其应用 [J].
刘娜 ;
艾南山 ;
周波 .
建筑科学, 2007, (12) :45-51
[5]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在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J].
刘娜 ;
艾南山 ;
方艳 ;
易成波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589-595
[6]   模糊物元模型在评价区域水环境承载力中的应用 [J].
姚玉鑫 ;
张英 ;
鲁斌礼 ;
金新华 ;
任立民 ;
潘建民 ;
徐兆辉 .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07, (02) :82-86
[7]   城市经济活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J].
陆晓丽 ;
郭万山 .
统计与决策, 2007, (11) :77-78
[8]   中国城市经济活力评价 [J].
金延杰 .
地理科学, 2007, (01) :9-16
[9]   全球化、区域化与江苏沿江区域空间重构 [J].
甄峰 ;
明立波 ;
张敏 ;
孙军 ;
简博秀 .
城市规划, 2006, (09) :31-35
[10]   基于模糊物元分析原理的区域生态环境评价 [J].
李如忠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59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