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熵和模糊物元模型的城乡结合部农地质量评价——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

被引:4
作者
聂艳 [1 ]
周勇 [1 ]
钱建平 [2 ]
黄建武 [1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信息熵; 模糊物元贴近度聚类; 城乡结合部; 农地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农村相互结合的特殊经济地理单元,是城市快速扩张的重点区域。目前城乡结合部范围不明确,确定方法以定性为主,土地评价偏重土壤质量。针对此点,文章以信息熵理论为基础,通过遥感解译TM影像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图后,构建土地利用信息熵模型,计算500m×500m网格单元的熵值后借助突变点检测法确定城乡结合部内外边界,内外突变点位熵值为30;然后确定农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叠置法和多边形法相结合来获取评价单元及其属性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模糊物元贴近度聚类分析模型计算评价单元贴近度,划分研究区农地质量等级,并采用野外调查和相关系数法检验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农地质量中等偏上,以二级,三级为主,占评价总面积的73.35%;尽管受多因素及RS栅格数据特点的影响,城乡结合部带有锯齿状和犬牙交错,但本研究结合了行政界线完整性的原则,划分方法科学、适用,其结果为荆州市确定城市扩展方向、合理利用城乡结合部土地资源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能够为类似地区城市扩展方向的确定提供一种较好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919 / 9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城乡交错带景观格局及多样性空间结构特征——以长春净月开发区为例 [J].
荆玉平 ;
张树文 ;
李颖 .
资源科学, 2007, (05) :43-49
[2]   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分析——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 [J].
付海英 ;
郝晋珉 ;
安萍莉 ;
刘瑞 .
资源科学, 2007, (01) :63-69
[3]   沈阳市城乡结合部土壤-作物系统铅含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王金达 ;
王艳 ;
任慧敏 ;
曹慧聪 ;
张学林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2) :261-265
[4]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变化的信息提取技术与分析——以无锡市为例 [J].
王静 ;
杨山 ;
何挺 ;
陆海英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2) :1-9
[5]   万柏林区城乡结合部的耕地变化定量分析 [J].
左玉强 ;
刘伟 ;
朱德举 ;
程锋 ;
马素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293-297
[6]   模糊物元模型在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潘峰 ;
梁川 ;
王志良 ;
付强 .
水科学进展, 2003, (03) :271-275
[7]   城乡结合部土壤质量变化特点与可持续性利用对策——以开封市为例 [J].
秦明周 ;
赵杰 .
地理学报, 2000, (05) :545-554
[8]   建立中国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 [J].
周一星,史育龙 .
地理学报, 1995, (04) :289-301
[9]   北京城市边缘带探讨 [J].
程连生,赵红英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1) :127-133
[10]  
物元模型及其应用[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蔡文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