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玛卿缝合带东段上地壳结构——马尔康—碌曲—古浪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

被引:20
作者
张先康
杨卓欣
徐朝繁
潘纪顺
刘志
王夫运
嘉世旭
赵金仁
张成科
孙国伟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关键词
阿尼玛卿缝合带东段; 深地震折射; 上地壳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川北甘南地区的马尔康—碌曲—古浪深地震测深剖面穿越阿尼玛卿缝合带东段,利用该剖面获得的Pg,Sg初至折射波资料,采用有限差分成像、射线追踪反演、时间项反演和走时曲线分析等方法,对阿尼玛卿缝合带东段及其两侧的上地壳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基底变化较大.由南向北,基底在若尔盖盆地呈稳定的上隆状态,在阿尼玛卿缝合带内强烈下陷,在缝合带北侧一定范围内隆升之后,向北呈下陷趋势.阿尼玛卿缝合带相对两侧整体表现为南倾的低速带结构,且内部速度存在非均匀性.库赛湖—玛沁断裂、武都—迭部断裂和舟曲—两当断裂均表现为不同规模的低速带.库赛湖-玛沁断裂和舟曲—两当断裂位置处基底界面埋深有明显变化,是区隔阿尼玛卿缝合带南北两侧的主要断裂.武都—迭部断裂发生在基底界面深度变化带上,它与舟曲—两当断裂可能具有同一深部构造背景.阿尼玛卿缝合带所呈现的强烈下陷的基底低速结构和非均匀性体现了上地壳受挤压的破碎结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592 / 60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射线数分布分析法及其在地壳上部复杂结构探测中的应用 [J].
徐朝繁 ;
张先康 ;
张建狮 ;
胡修奇 .
地震学报, 2006, (02) :167-175
[2]   东昆仑阿尼玛卿地区古特提斯火山作用和板块构造体系 [J].
杨经绥 ;
许志琴 ;
李海兵 ;
史仁灯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05) :369-380
[3]   用地震走时反演计算长白山天池火山区二维地壳泊松比 [J].
刘志 ;
张先康 ;
王夫运 ;
段永红 ;
赖晓玲 .
地震学报, 2005, (03) :324-331
[4]   中国大陆构造中的西秦岭—松潘大陆构造结 [J].
张国伟 ;
郭安林 ;
姚安平 .
地学前缘, 2004, (03) :23-32
[5]   论中国大陆的板内变形机制 [J].
万天丰 ;
赵维明 .
地学前缘, 2002, (02) :451-463
[6]   阿尼玛卿蛇绿岩带花岗—英云闪长岩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及大地构造意义 [J].
边千韬 ;
罗小全 ;
陈海泓 ;
赵大升 ;
李涤徽 .
地质科学, 1999, (04) :420-426
[7]   “西康式”褶皱及其变形机制——一种新的造山带褶皱类型 [J].
许志琴 ;
侯立玮 ;
王大可 ;
王宗秀 .
中国区域地质, 1991, (01) :1-9
[8]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M]. 中国地图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编委会编制,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