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网络诽谤行为的实证分析与刑法应对——以10年来100个网络诽谤案例为样本
被引:2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冲
机构
:
[1]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来源
:
法学
|
2013年
/ 07期
关键词
:
网络诽谤;
实证;
名誉权;
言论自由;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4.3 [分则];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
030105 ;
摘要
:
网络诽谤行为的激增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有着紧密联系,通过对2003年至2012年10年来具有网络轰动效应的100起典型案件研究发现,网络诽谤在行为主体、行为对象、发布载体、传播途径以及案件启动程序等方面呈现出有异于传统诽谤行为的新型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司法实践中作为与不作为、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的冲突。网络诽谤的刑法防治应在平衡名誉权与表达自由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着力思考应对网络诽谤的刑事司法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5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网络诽谤刑法处置模式的体系化思考——以网络水军为切入点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冲
[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2,
(03)
: 45
-
51
[2]
“网络打手”的刑法规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冲
[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1,
26
(04)
: 92
-
95
[3]
微博时代:谣言“传染”路线图
薛国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薛国林
[J].
人民论坛,
2011,
(10)
: 16
-
17
[4]
诽谤罪:解读与抉择
李凤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李凤梅
[J].
中国检察官,
2010,
(24)
: 9
-
10
[5]
亲告罪的司法困境及其解决
于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
中国政法大学
于志刚
[J].
法学,
2008,
(05)
: 63
-
77
[6]
“网络推手”还是“网络打手”[N]. 于志刚.法制日报. 2011 (007)
[7]
刑法的精神与范畴[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曲新久著, 2000
[8]
制裁谣言的罪名体系需扩大 .2 于志刚. 法制日报 . 2012
←
1
→
共 8 条
[1]
网络诽谤刑法处置模式的体系化思考——以网络水军为切入点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冲
[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2,
(03)
: 45
-
51
[2]
“网络打手”的刑法规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冲
[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1,
26
(04)
: 92
-
95
[3]
微博时代:谣言“传染”路线图
薛国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薛国林
[J].
人民论坛,
2011,
(10)
: 16
-
17
[4]
诽谤罪:解读与抉择
李凤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李凤梅
[J].
中国检察官,
2010,
(24)
: 9
-
10
[5]
亲告罪的司法困境及其解决
于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
中国政法大学
于志刚
[J].
法学,
2008,
(05)
: 63
-
77
[6]
“网络推手”还是“网络打手”[N]. 于志刚.法制日报. 2011 (007)
[7]
刑法的精神与范畴[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曲新久著, 2000
[8]
制裁谣言的罪名体系需扩大 .2 于志刚. 法制日报 . 201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