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诽谤刑法处置模式的体系化思考——以网络水军为切入点

被引:33
作者
于冲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诽谤; 网络水军; 名誉权; 言论自由; 比较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网络诽谤已经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的网络现象,尤其是"网络水军"的兴起更使得网络诽谤日益呈现出职业化、隐蔽化和扩大化的趋势,严重破坏了网络健康秩序和社会道德秩序。司法实践对此已经开始予以关注,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但仍存在作为与不作为、如何作为的司法困惑。对此有必要在考察和借鉴域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网络诽谤案件中一系列司法困惑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构建严密的网络诽谤犯罪防控体系,着力思考应对网络诽谤的刑事司法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网络打手”的刑法规制 [J].
于冲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1, 26 (04) :92-95
[2]   网络诽谤罪立案管辖研究 [J].
彭清燕 .
东方法学, 2011, (01) :46-52
[3]   网络犯罪与中国刑法应对 [J].
于志刚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3) :109-126+222
[4]   网络空间中培训黑客技术行为的入罪化 [J].
于志刚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0, 23 (01) :86-95
[5]  
韩国大法院:网上私聊也有可能构成诽谤罪[J]. 法律与生活. 2008(05)
[6]   论诽谤罪的价值抉择与检验逻辑——以彭水诗案为发端 [J].
陈珊珊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8, (01) :52-59
[7]   中美新闻诽谤诉讼理念比较——我国新闻诽谤诉讼中新闻媒体败诉率居高不下原因初探 [J].
罗斌 ;
宋素红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1) :62-68
[8]  
“网络推手”还是“网络打手”[N]. 于志刚.法制日报. 2011 (007)
[9]  
日本加大网管力度遏制犯罪[N]. 张超.法制日报. 2009 (010)
[10]  
刑法的精神与范畴[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曲新久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