崀山丹霞地貌区野生藤本植物区系与生长特性分析

被引:17
作者
彭珍宝 [1 ]
旷柏根 [1 ]
夏江林 [1 ]
旷建军 [1 ]
王海昀 [2 ]
机构
[1] 湖南省南岳树木园
[2] 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
关键词
藤本植物; 崀山丹霞地貌区; 区系; 生活型; 生长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5 [植物的地区分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线路与样方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崀山丹霞地貌区野生藤本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及重要类群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该藤本植物区系的分布区类型、生活型、叶质和叶级及生长特性和群落形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崀山丹霞地貌区有野生藤本植物41科75属131种,其中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各有1科1属1种,被子植物有39科73属129种;在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有34科68属121种,具有明显优势。比较重要的科有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葡萄科(Vitaceae)、茜草科(Rubiaceae)、防己科(Menispermaceae)和卫矛科(Celastraceae),重要属有铁线莲属(ClematisL.)、蔷薇属(Rosa L.)、猕猴桃属(ActinidiaLindl.)、南蛇藤属(Celastrus L.)、葡萄属(VitisL.)、蛇葡萄属(Ampelopsis Michaux)和地锦属(Parthenocissus Planch.)。该藤本植物区系含有12个分布区类型,具有明显的热带属性,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66.19%,东亚分布和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类型在该藤本植物区系中也有重要作用。在该藤本植物区系中,高位芽、地上芽、地面芽、地下芽和1年生草本植物的比例分别为78.63%、8.40%、5.34%、6.87%和0.76%,并且以缠绕类的数量占优势,缠绕类、卷曲类、吸固类和搭靠类藤本植物的比例分别为51.91%、21.37%、15.27%和11.45%;叶质以纸质叶为主,占83.21%;叶级谱为中型叶35.88%、小型叶55.72%、微型叶7.63%、鳞型叶0.76%。调查结果表明,崀山丹霞地貌区野生藤本植物类型十分复杂,具有完整的生活型谱,区系组成具有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在崀山丹霞赤壁上由藤本植物和苔藓、矮小草本植物组成的盖度较大的藤本植物组合已经成为一个生态功能单位,形成了一个新的藤本植物植被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1]  
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其起源和分化[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吴征镒[等][著], 2006
[12]  
植被生态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宋永昌著, 2001
[13]  
生态系统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蔡晓明编著, 2000
[14]  
生态学调查方法手册[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英)[W.J.萨瑟兰]W.J.Sutherland等著, 1999
[15]  
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蒋有绪等著, 1998
[16]  
湖南植被[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祁承经主编, 1990
[17]  
植物生态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曲仲湘等 编, 1983
[18]  
中国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吴征镒主编, 1980
[19]   天目山野生观赏木本藤本植物开发与应用 [J].
马进 ;
王小德 ;
林夏珍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2004, (03) :26-28
[20]   山东省藤本植物资源现状及应用 [J].
房用 ;
孟振农 ;
孙成南 ;
慕宗昭 ;
王永华 .
林业科技开发, 2003, (06)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