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宜昌段水系沉积物镉高值带成因

被引:4
作者
夏锦霞 [1 ]
李方林 [2 ]
杨东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富集因子; 贡献因子; Cd高值带; 污染源; 宜昌市;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9.02.00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贡献因子和富集因子等方法对长江宜昌段水系沉积物Cd的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层对宜昌段水系沉积物Cd的贡献由大到小依次为:震旦系>二叠系>泥盆系>志留系;前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则对长江宜昌段Cd高值带的形成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利用贡献因子、富集因子和MapGIS空间分析综合研究表明,震旦系和二叠系含矿富Cd地层的风化产物是长江宜昌段Cd高值带的主要自然来源。区内锌矿、煤矿和磷矿开采过程中的尾砂、废水的堆积和排放是长江宜昌段Cd高值带的重要人为污染源。
引用
收藏
页码:305 / 3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四川龙门山地区磷矿、煤矿开采对水系沉积物Cd等元素影响调查 [J].
王磊 ;
唐文春 ;
秦兵 ;
任利民 ;
龚敏 ;
闭向阳 ;
马振东 .
地质科技情报, 2007, (06) :36-41
[2]   自然水体生物膜、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吸附铅、镉的热力学参数比较 [J].
董德明 ;
刘亮 ;
高明 ;
花修艺 ;
李鱼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5) :847-850
[3]   中国西南地区煤中12种有害微量元素的分布 [J].
李大华 ;
唐跃刚 ;
陈坤 ;
邓涛 ;
程方平 ;
刘东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6, (01) :15-20
[4]   成都盆地浅层土壤中Cd来源初探 [J].
任利民 ;
陈代庚 ;
陈德友 ;
唐文春 ;
秦兵 ;
周雪梅 ;
马振东 ;
胡以铿 .
地质通报, 2005, (08) :744-749
[5]   武汉沿长江、汉江Cd高值带成因初探 [J].
马振东 ;
张德存 ;
闭向阳 ;
刘光强 ;
任利民 ;
全浩理 .
地质通报, 2005, (08) :740-743
[6]   长江三峡库区土壤与水系沉积物Cd地球化学特征 [J].
唐将 ;
刘安云 ;
邓富银 ;
雷家立 .
地质通报, 2005, (08) :750-754
[7]   鄂西地区铅锌矿基本特征与找矿方向 [J].
龙宝林 ;
刘忠明 .
地质与勘探, 2005, (03) :16-21
[8]   长江流域沿江镉异常示踪与追源的战略与战术 [J].
成杭新 ;
杨忠芳 ;
奚小环 ;
赵传冬 ;
赵和苍 ;
张建新 ;
骆剑兰 ;
唐将 ;
刘英汉 ;
庄广民 ;
王文栋 .
第四纪研究, 2005, (03) :285-291
[9]   贵州西部龙场地区水系沉积物Pt、Pd异常源地球化学示踪的初步研究 [J].
成杭新 ;
赵传冬 ;
庄广民 ;
陈金法 ;
冯济舟 ;
张勤 ;
俞劲松 .
地球化学, 2003, (02) :193-200
[10]   湖北省煤层(成)气资源量预测 [J].
柳飒 ;
徐政语 ;
蒲秀刚 ;
石庆文 .
天然气工业, 2003, (02) :23-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