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兰坪盆地白秧坪铜(钴)矿床成因的氦氩同位素证据

被引:14
作者
范世家 [1 ]
王安建 [2 ]
刘汉斌 [3 ]
修群业 [3 ]
曹殿华 [1 ]
李瑞萍 [1 ]
高辉 [1 ]
陈其慎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
[3]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4]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幔源流体; 氦同位素; 锂元素丰度; 白秧坪; 兰坪盆地;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6.05.009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兰坪盆地白秧坪铜钴矿床围岩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揭示,蚀变围岩中存在锂元素的高浓集异常,相对于上地壳值(20×10-6)平均富集系数为14.55;在成矿早阶段(主成矿阶段)的流体包裹体中,Li+的含量占阳离子总量的20%以上;在假定锂的丰度同地壳一致的前提下,前人依据白秧坪铜钴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中He和Ar同位素值,得出成矿流体中有幔源氦加入的结论。但由于核反应6Li(n,α)3He的存在,其3He/4He值异常于正常地壳值的原因是由于矿区存在锂的元素高浓集。故笔者认为,尚无确切证据推断白秧坪铜钴矿床成矿流体中及成矿过程中有幔源氦的参与。
引用
收藏
页码:628 / 6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云南金顶和白秧坪矿床He,Ar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J].
王彦斌 ;
曾普胜 ;
李延河 ;
田世洪 .
矿物岩石, 2004, (04) :76-80
[2]   云南巍山-永平矿集区碰撞成矿流体系统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分析 [J].
王勇 ;
莫宣学 ;
董方浏 ;
毕先梅 ;
喻学惠 ;
曾普胜 ;
杨伟光 .
矿物岩石, 2004, (03) :72-81
[3]   滇西北金顶和白秧坪矿床:地质和He,Ne,Xe同位素组成及成矿时代 [J].
薛春纪 ;
陈毓川 ;
王登红 ;
杨建民 ;
杨伟光 ;
曾荣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315-322
[4]   云南思茅-南坪盆地边缘造山带金(铜)成矿流体动力学 [J].
曹志敏 ;
郑建斌 ;
徐则民 ;
任建国 ;
李保华 ;
覃功炯 .
地球科学, 2002, (04) :425-434
[5]   兰坪白秧坪铜银多金属矿床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 [J].
龚文君 ;
谭凯旋 ;
李小明 ;
龚革联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0, (02) :175-181
[6]   兰坪三山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J].
田洪亮 .
云南地质, 1998, (02) :83-86+88-90
[7]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氦、氩同位素地球化学 [J].
胡瑞忠 ;
钟宏 ;
叶造军 ;
毕献武 ;
G.Turner ;
P.G.Burnard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208-213
[8]  
王峰.云南白秧坪银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机制[D].成都理工大学,2004
[9]  
P.G. Burnard,R. Hu,G. Turner,X.W. Bi.Mantle, crustal and atmospheric noble gases in ailaoshan gold deposits, Yunnan Province, China[J].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1999
[10]  
Ruizhong Hu,P.G Burnard,G Turner,Xianwu Bi.Helium and Argon isotope systematics in fluid inclusions of Machangqing copper deposit in west Yunnan province, China[J].Chemical Geology,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