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巍山-永平矿集区碰撞成矿流体系统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分析

被引:5
作者
王勇
莫宣学
董方浏
毕先梅
喻学惠
曾普胜
杨伟光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3] 云南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北京  东华理工学院地球科学系
[4] 江西抚州 
[5] 北京 
[6] 北京 
[7] 云南昆明 
关键词
成矿流体系统; 流体包裹体;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碰撞造山; 巍山-永平矿集区; 云南省;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4.03.009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云南巍山-永平矿集区有铜金多金属中小型矿床及矿化点140余处,位于兰坪走滑拉分盆地南段,盆地发育和成矿作用与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密切相关。矿集区可分为紫金山背斜与公郎弧两个成矿流体系统。紫金山背斜成矿流体系统成矿流体的pH值为5.3~7.1,Eh值为-0.11V~2.84V,成矿压力为30MPa~130MPa,成矿温度为228℃~255℃,成矿深度在1.05km~6.67km。公郎弧成矿流体系统成矿流体的pH值为6.7~7.9,Eh值为-0.83V~0.11V,成矿压力为100MPa~225MPa,成矿温度为317℃~346℃,成矿深度为3.51km~7.89km。与紫金山背斜成矿流体系统相比,公郎弧成矿流体系统具有较高的成矿压力、成矿温度、成矿深度、pH值和较低的Eh值。但二者均属弱还原的中性-弱碱性成矿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西南三江地区特提斯构造演化与成矿.[M].李兴振等著;.地质出版社.1999,
[2]  
中国主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远景评价.[M].陈毓川主编;.地质出版社.1999,
[3]  
流体包裹体地质学.[M].张文淮;陈紫英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
[4]  
包裹体地球化学.[M].卢焕章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0,
[5]  
地质学基础.[M].叶俊林等编;.地质出版社.1987,
[6]   云南巍山——永平矿集区流体地质填图的理论与实践 [J].
王勇 ;
莫宣学 ;
董方浏 ;
毕先梅 ;
喻学惠 ;
杨伟光 ;
曾普胜 .
中国地质, 2003, (01) :73-83
[7]   维西-景洪裂陷带初步研究 [J].
王宝禄 ;
李文昌 .
云南地质, 2001, (01) :39-45
[8]   兰坪-思茅盆地“中轴断裂”及其对金矿区域成矿的控制 [J].
张泰身 ;
和浪涛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0, (S1) :63-66
[9]   扎村金矿床地质特征 [J].
杨嘉文 ;
李有本 ;
余莉雯 .
云南地质, 1991, (01) :7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