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大调解”的运作模式与适用边界
被引:30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艾佳慧
机构
: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来源
:
法商研究
|
2011年
/ 28卷
/ 01期
关键词
:
“大调解”;
中立第三方;
纠纷解决机制;
D O I
: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1.01.016
中图分类号
: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
030106 ;
摘要
:
作为当代中国调解新模式的"大调解",包括党政驱动、司法能动、多方联动、法院主导和关系协调五大要素,其功能既在于预防和解决纠纷,更在于促进社会和谐、保障社会稳定。然而,基于纠纷解决理论的内在逻辑,由政府主导的、缺少中立第三方的"第二方纠纷解决机制"解决不了双方力量悬殊的官民纠纷。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解决缺失中立第三方的问题,并切断官民纠纷之源,"大调解"才能真正减轻法院的审判压力,达成制度倡导者所希望的"案结事了"、"三效合一"的实践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探寻纠纷解决的新模式——以四川“大调解”模式为关注点
左卫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大学
左卫民
[J].
法律适用,
2010,
(Z1)
: 112
-
113
[2]
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苏力
[J].
中国法学,
2010,
(01)
: 5
-
16
[3]
“大调解”行动与“大调解”机制——以成都市大邑县为观察样本
潘伊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潘伊川
洪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市大邑县人民法院
西南政法大学
洪磊
[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
11
(06)
: 114
-
121
[4]
现代调解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福华
[J].
当代法学,
2009,
23
(06)
: 130
-
139
[5]
人民法院调解工作的历史新定位——全国法院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综述
罗东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罗东川
吴兆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吴兆祥
张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张楠
[J].
人民司法,
2009,
(17)
: 65
-
69
[6]
论我国大调解机制的构建——兼析大调解与ADR的关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章武生
[J].
法商研究,
2007,
(06)
: 111
-
115
[7]
司法过程中的对抗与合作——一种新的刑事诉讼模式理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J].
法学研究,
2007,
(03)
: 113
-
132
[8]
论私力救济.[M].徐昕[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9]
无需法律的秩序.[M].[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RobertC.Ellickson)著;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0]
调解、法制与现代性.[M].强世功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
1
2
→
共 13 条
[1]
探寻纠纷解决的新模式——以四川“大调解”模式为关注点
左卫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大学
左卫民
[J].
法律适用,
2010,
(Z1)
: 112
-
113
[2]
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苏力
[J].
中国法学,
2010,
(01)
: 5
-
16
[3]
“大调解”行动与“大调解”机制——以成都市大邑县为观察样本
潘伊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潘伊川
洪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市大邑县人民法院
西南政法大学
洪磊
[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
11
(06)
: 114
-
121
[4]
现代调解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福华
[J].
当代法学,
2009,
23
(06)
: 130
-
139
[5]
人民法院调解工作的历史新定位——全国法院调解工作经验交流会综述
罗东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罗东川
吴兆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吴兆祥
张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张楠
[J].
人民司法,
2009,
(17)
: 65
-
69
[6]
论我国大调解机制的构建——兼析大调解与ADR的关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章武生
[J].
法商研究,
2007,
(06)
: 111
-
115
[7]
司法过程中的对抗与合作——一种新的刑事诉讼模式理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J].
法学研究,
2007,
(03)
: 113
-
132
[8]
论私力救济.[M].徐昕[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9]
无需法律的秩序.[M].[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RobertC.Ellickson)著;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0]
调解、法制与现代性.[M].强世功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