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线辣椒套作对线辣椒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徐强
程智慧
孟焕文
张昱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关键词
线辣椒; 根系;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土壤养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S641.3 [辣椒];
学科分类号
0901 ; 090202 ;
摘要
实验旨在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作物种间不同的根部隔离处理对线辣椒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有效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栽培的线辣椒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均高于单作栽培。与膜隔处理相比,网隔与无隔处理的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均有提高,其中以网隔处理最高。各处理根际土壤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均低于非根际土壤,但碱解氮含量表现为根际土壤高于非根际土壤。网隔处理中尼龙网减缓了玉米根系对线辣椒根系营养的直接竞争,同时玉米根系根际效应使其根际、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数量是影响土壤酶活性主要因子,与土壤酶活性显著相关。有机质、碱解氮含量与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呈极显著相关,有效磷含量与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呈正相关。土壤真菌数量、脲酶活性与有效钾含量呈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J].
柴强 ;
黄鹏 ;
黄高宝 .
草业学报, 2005, (05) :105-110
[2]   麦棉两熟复合根系群体对棉花根际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J].
孟亚利 ;
王立国 ;
周治国 ;
陈兵林 ;
王瑛 ;
张立桢 ;
卞海云 ;
张思平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5) :904-910
[3]   陕西省辣椒主产区辣椒病毒病病原种类鉴定及其分布研究 [J].
赵尊练 ;
史联联 ;
谭根堂 ;
严小良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11) :1738-1742
[4]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 [J].
邱莉萍 ;
刘军 ;
王益权 ;
孙慧敏 ;
和文祥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3) :277-280
[5]   用15N叶片标记法研究旱作水稻与花生间作系统中氮素的双向转移 [J].
褚贵新 ;
沈其荣 ;
李奕林 ;
张娟 ;
王树起 .
生态学报, 2004, (02) :278-284
[6]   黄土塬区果园套种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J].
张成娥 ;
杜社妮 ;
白岗栓 ;
梁银丽 .
土壤与环境, 2001, (02) :121-123
[7]   棉麦两熟棉苗根系生长特性与地上部生长的关系 [J].
周治国 ;
孟亚利 ;
施培 .
棉花学报, 2000, (04) :222-224
[8]   土壤微生物对施入肥料氮的固持及其动态研究 [J].
韩晓日 ;
郭鹏程 ;
陈恩凤 ;
邹德乙 .
土壤学报, 1998, (03) :412-418
[9]   桐麦间作系统小麦群体光合量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J].
李芳东 ;
傅大立 ;
王保平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 (03) :111-117
[10]   小麦/玉米带田中光捕获、利用及干物质积累特点 [J].
李隆 ;
金绍龄 ;
张丽慧 ;
索东让 ;
马永泰 ;
吴国菁 ;
王平 ;
孙宁科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5) :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