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透明: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1
作者
陈建安 [1 ]
佳美拉鲁斯兰 [1 ]
陈武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组织透明; 利益相关者; 动机触发; “双刃剑”效应;
D O I
10.16538/j.cnki.fem.2019.06.004
中图分类号
C936 [管理组织学];
学科分类号
12 ; 1201 ; 1202 ; 120202 ;
摘要
组织透明成为人文社科领域炙手可热的研究主题之一,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均被不断推进。遵循系统文献综述法,整合不同研究视角的组织透明文献,对拓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内涵界定存在工具论(信息披露观和社交互动观)和伦理论两大派系,其中工具论把组织透明当做自我调节的一种管理手段,伦理论则认为组织透明是展示诚实、真诚和美德的一种管理实践;透明前因包括信息特征、组织特性、利益相关者特征和外部环境四大类,并在组织—利益相关者互动过程中分别影响组织透明意愿的动机触发和组织透明实现的产生条件;组织透明带来的影响涉及组织自身和利益相关者的"双刃剑"效应,均存在"利之刃"和"伤之刃"两种内在矛盾机制。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信息不透明、深度跟踪分析师和市场反应 [J].
吴武清 ;
揭晓小 ;
苏子豪 .
管理评论, 2017, 29 (11) :171-182+195
[2]   新媒体时代政府公信力的决定因素——透明性、回应性抑或公关技巧? [J].
马得勇 ;
孙梦欣 .
公共管理学报, 2014, 11 (01) :104-113+142
[3]   非营利组织透明信息的机理和途径分析 [J].
姜宏青 .
山东社会科学, 2012, (02) :42-47
[4]   公司透明度的决定因素——基于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的经验研究 [J].
谭劲松 ;
宋顺林 ;
吴立扬 .
会计研究, 2010, (04) :26-33+95
[5]   公司透明度的决定机制——基于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 [J].
张程睿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4) :41-48+158
[6]   公司治理与公司透明度 [J].
高雷 ;
宋顺林 .
金融研究, 2007, (11) :28-44
[7]  
Transparency tested: The influence of message features on public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transparency[J] . Derrick Holland,Amber Krause,Joseph Provencher,Trent Seltzer.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 2018 (2)
[8]  
Proactive transparency and outward accountability of frontline public bureaucracies[J] . Md Morshed Al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d Perform . 2018 (4)
[9]  
Opening M&A Strategy to Investors: Predictors and Outcomes of Transparency during Organisational Transition[J] . Basak Yakis-Douglas,Duncan Angwin,Kwangwon Ahn,Maureen Meadows. Long Range Planning . 2016
[10]  
Double-edged transparency in teams[J] . Parimal Kanti Bag,Nona Pepito.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201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