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油气区逆断层成因类型

被引:6
作者
王同和
机构
[1] 石油部地球物理勘探局
关键词
逆断层类型; 成因机制; 油气聚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东部油气区逆断层有四种成因类型:1.走滑断层诱导型逆断层;2.重力滑动型逆断层;3.先张后压转化型逆断层;4.流体推挤型逆断层。本文着重论述了各类逆断层的赋存状态、演化规律及形成机制,并认为与其变形相关的正牵引背斜、挤压断块等伴生构造圈闭是最有利的含油气构造。
引用
收藏
页码:627 / 6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兴安岭以西含油气盆地的构造迁移 [J].
王同和 .
石油学报, 1986, (03) :29-37
[2]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应力场的演化与古潜山油气藏的形成 [J].
王同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6, (03) :273-280
[3]   冀中坳陷逆同生断层的发现及其找油意义 [J].
杨克绳 ;
王同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5, (04) :1-7
[4]   辽河裂谷盆地断裂演化序次和油气藏形成模式 [J].
陈义贤 .
石油学报, 1985, (02) :1-11
[5]   孤店逆断层和孤店构造成因及其含油远景预测 [J].
石国平 ;
昝立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5, (03) :22-25+33
[6]   东海地质构造及其含油气性 [J].
刘光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3, (04) :365-370
[7]   冷家堡逆断层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吴振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1, (02) :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