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钙蛋白I、D-二聚体联合诊断心肌梗死的价值

被引:4
作者
龚亚驰 [1 ]
朱健华 [2 ]
倪卫兵 [3 ]
盛红专 [2 ]
机构
[1]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2]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3] 南通市中医院
关键词
胸痛; 心肌梗死; 心脏标志物; 诊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D-二聚体(D-D)联合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定量测定急性胸痛患者入院第一管血的cTnI和D-D浓度,将胸痛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与非AMI患者。绘制两种心脏标志物用于诊断AM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通过ROC曲线确定两种心脏标志物诊断AMI的最佳截断点(Cutoff值),并对cTnI、cTnI+D-D诊断准确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根据ROC曲线确定的各指标用于诊断AMI的Cutoff值分别为Cutoff cTnI 0.155 ng/ml、Cutoff D-D 380.000μg/L。cTnI+D-D二者系列试验诊断AMI的敏感度为0.533;特异度为0.931;诊断符合率为0.795。与单独检测cTnI相比,cTnI+D-D的诊断特异度相同;诊断敏感度、符合率降低(P<0.05)。二者平行试验诊断AMI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0.586;诊断符合率为0.727。与单独检测cTnI相比,cTnI+D-D的诊断敏感度相同,特异度、符合率降低(P<0.05)。结论与单独检测cTnI比,cTnI+D-D在急性胸痛人群中诊断AMI未表现出高的诊断敏感度、诊断特异度及符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5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早期心脏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J].
田小侠 ;
刘乃政 ;
朱桂峰 ;
司磊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5, (05) :423-425
[2]   冠心病患者D-Ⅱ聚体检测临床意义的探讨 [J].
房溶娟 ;
安桂仙 ;
袁敏 ;
裘宇芳 ;
张春燕 ;
沙振球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1, (12) :742-743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凝血象的变化 [J].
杨晓利 .
血栓与止血学, 2001, (02) :87-87
[4]  
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胡大一,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