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流域三次暴雨过程水汽和上升运动的垂直结构比较

被引:16
作者
武麦凤 [1 ]
梁生俊 [2 ]
李春娥 [3 ]
机构
[1] 陕西省渭南市气象局
[2] 陕西省气象台
[3] 陕西省咸阳市气象局
关键词
暴雨; 渭河流域; 水汽通量; 水汽通量散度; 垂直上升运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高空观测资料和NCEP/NCAR 6 h再分析资料等,着重从水汽和上升运动的垂直结构上对发生在渭河流域的三次致灾暴雨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次暴雨过程具有相似的水汽通量散度场垂直结构,即低层辐合、中层或高层辐散,但低层辐合远大于其上层辐散,低层强水汽通量辐合不仅为暴雨区提供了充沛水汽,也导致并促使水汽在垂直方向上从低层向高层输送,从而增强大气垂直上升运动发展;600 hPa(或400 hPa)水汽辐合或辐散突然增强,预示降水强度将增大,其突然减弱,则标志着强降水趋于结束;三次暴雨过程中,强降水主要出现在整层上升运动形成前后和450 hPa附近垂直上升运动增强最快时段内。
引用
收藏
页码:245 / 2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09.7”四川攀西暴雨的MCS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肖递祥
    毛家勋
    李庆
    [J]. 暴雨灾害, 2010, 29 (01) : 54 - 58+80
  • [2] 资料同化对一次华南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
    莫毅
    潘晓滨
    臧增亮
    张兵
    [J]. 暴雨灾害, 2008, 27 (04) : 289 - 294
  • [3] 2003年渭河流域一次致洪暴雨过程综合分析
    梁生俊
    [J]. 暴雨灾害, 2008, (01) : 32 - 36
  • [4] 长江流域特大暴雨云团生成的有利环境条件研究
    王登炎
    周小兰
    董全
    [J]. 暴雨灾害, 2007, (04) : 355 - 360
  • [5] 青藏高原东部一次大暴雨过程分析
    孙健康
    武麦凤
    谢在发
    [J]. 干旱区研究, 2007, (04) : 516 - 521
  • [6] 2003年渭河流域5次致洪暴雨过程的水汽场诊断分析
    武麦凤
    王旭仙
    孙健康
    高菊霞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2) : 225 - 231
  • [7] 新疆东部地区夏季暴雨的分析
    道然加帕依
    车罡
    李如琦
    [J]. 气象, 2007, (02) : 62 - 69
  • [8] 对流云总降水量和降水效率估测
    陈秋萍
    曾光平
    冯宏芳
    隋平
    朱炜灵
    不详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5, (02) : 260 - 263
  • [9] 一次江淮暴雨中中尺度低涡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廖胜石
    寿绍文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6) : 753 - 759
  • [10] 夏季长江流域暴雨洪涝灾害的天气气候条件
    张庆云
    陶诗言
    张顺利
    [J]. 大气科学, 2003, (06) : 1018 -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