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及各地区教育经济贡献率的软计算

被引:11
作者
郭海湘
黄毓芝
诸克军
李四福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教育经济; 教育经济贡献率; 软计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经济贡献率的软计算方法,并提出了潜在人力资本(教育)-实际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的计算思路。该算法由4个步骤组成:首先,按照科学技术水平对目标系统进行模糊软分类,得到最佳分类数,从而确定了最佳的规则数;其次,根据规则数确定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建立潜在人力资本(教育)到实际人力资本的模糊映射,即"一次滤波",得到潜在人力资本(教育)对实际人力资本的贡献率αk;第三,建立实际人力资本到经济增长的模糊映射,即"二次滤波",得到实际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αk′;第四,计算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ECREk=αk×αk′,其中k为按科技水平划分的类别数。最后,用该算法来计算我国2003-2006年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教育经济贡献率的一种软计算方法 [J].
郭海湘 ;
诸克军 ;
黎金玲 ;
邢延铭 .
系统管理学报, 2007, (01) :82-90
[2]   模糊C-均值中的最优聚类与最佳聚类数 [J].
诸克军 ;
苏顺华 ;
黎金玲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03) :52-61
[3]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测算及相关分析 [J].
宋华明 ;
王荣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01) :55-58
[4]   用于人力资本分析的教育-经济投入占用产出模型 [J].
张红霞 ;
陈锡康 .
中国管理科学, 2004, (05) :98-102
[5]   关于人力资本转化模型的探讨 [J].
石洪华 ;
郑伟 .
科学管理研究, 2004, (03) :95-99
[6]   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J].
胡永远 ;
刘智勇 .
人口与经济, 2004, (02) :55-58
[7]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J].
叶茂林 ;
郑晓齐 ;
王斌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01) :89-92
[8]   教育经济效益计量方法分析 [J].
安雪慧 .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1, (06) :69-74
[9]   线性T-S模糊系统作为通用逼近器的充分条件 [J].
曾珂 ;
张乃尧 ;
徐文立 .
自动化学报, 2001, (05) :606-612
[10]   模糊系统研究 [J].
姚敏 ;
黄燕君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0, (05) :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