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49
作者
郝国丽 [1 ,2 ]
柳广弟 [1 ,2 ]
谢增业 [3 ]
孙明亮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川中地区; 须家河组; 致密砂岩; 气水分布; 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关系复杂,气水分布的研究对于气藏的有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以试气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川中地区须家河组15个气藏80余口井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和含水饱和度的计算,证明高分辨率阵列感应电阻率曲线和可动饱和度大小可对气层、水层进行有效识别;根据单井和剖面气水分布特征的研究,认为川中地区须家河组纵向上有多个气水系统,单气水系统内部自上而下可动水饱和度逐渐增大、呈上气下水的分布状态,宏观上存在3种类型的气水分布模式:岩性型、裂缝岩性型及构造—岩性型,并以合川须二段气藏、充西须四段气藏和广安须六段气藏为例加以说明;结合地质背景分析认为,作为典型的岩性气藏,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气藏气水分布受优质储层分布的控制,在砂体连通性、裂缝和构造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现今的气水分布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27 / 4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低渗透高含水饱和度砂岩气藏气水分布模式及主控因素研究 [J].
位云生 ;
邵辉 ;
贾爱林 ;
何东博 ;
季丽丹 ;
樊茹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 (05) :822-826
[2]   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成岩流体演化与致密成因机理——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 [J].
朱如凯 ;
邹才能 ;
张鼐 ;
王雪松 ;
程荣 ;
刘柳红 ;
周川闽 ;
宋丽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3) :327-339
[3]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沉积体系与有利储集层分布 [J].
朱如凯 ;
赵霞 ;
刘柳红 ;
王雪松 ;
张鼐 ;
郭宏莉 ;
宋丽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1) :46-55
[4]   广安地区低阻储层深侧向与深感应差异现象原因分析 [J].
司马立强 ;
缪祥禧 ;
吴丰 ;
赵辉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1) :48-50+135
[5]   川中-川南地区须家河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成藏指示意义 [J].
谢增业 ;
杨威 ;
高嘉玉 ;
金惠 ;
谢武仁 ;
施振生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9, 28 (01) :48-52
[6]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低阻成因 [J].
王明 ;
李洪奇 ;
石金华 ;
张长好 ;
张少华 ;
于红岩 .
地质科技情报, 2008, (03) :98-102
[7]   再议四川盆地西部坳陷深盆气 [J].
叶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2) :109-114+120
[8]   煤系地层中储层基本特征与优质储层的形成与分布 [J].
杨晓萍 ;
顾家裕 .
沉积学报, 2007, (06) :891-895
[9]   致密砂岩气藏成藏过程的物理模拟实验 [J].
姜福杰 ;
庞雄奇 ;
姜振学 ;
田丰华 .
地质论评, 2007, (06) :844-849+877
[10]   低渗透储层成因机理及优质储层形成与分布 [J].
杨晓萍 ;
赵文智 ;
邹才能 ;
陈孟晋 ;
郭彦如 .
石油学报, 2007, (04) :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