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网络时代教育主体的交往方式

被引:26
作者
刘国永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关键词
现实人; 虚拟人; 教育主体; 对话; 交往; 生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网络时代的现实人和虚拟人是有其特殊内涵的 ,建立在对话基础上的交往关系是他们相互生成的根本。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关系与现实世界中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关系有着本质差异 ,它可以超越一定的时空限制 ,将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弥合现实和虚拟的界限。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主要是通过对网上文本的选择和解读而发生的 ,这种对话有利于促进网络教育主体的人格平等与共进 ,进而达到教育主体的生成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后现代课程观.[M].(美)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E.Doll;Jr.)著;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 [2] 理解与教育.[M].金生〓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 [3] 学会生存.[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 [4] 什么是教育.[M].(德)雅斯贝尔斯(Jaspers;K.)著;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
  • [5] 交往与社会进化.[M].(联邦德国)哈贝马斯(Habermas;J.)著;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
  • [6] 现象学与哲学的危机.[M].(德)胡塞尔(Husserl;E.)著;吕 祥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 [7] 存在与时间.[M].[德]海德格尔(Heiderger;M·) 著;陈嘉映;王庆节 译.三联书店.1987,
  • [8] 网络时代教师教育意识的转换
    杨跃
    [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1) : 69 - 75
  • [9] 网络社会·人·教育
    鲁洁
    [J]. 江苏高教, 2000, (01) : 14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