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碳氮磷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934
作者
王绍强
于贵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千烟洲农业生态试验站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学; 土壤C∶N∶P比; 物质循环; 能量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态系统元素平衡是当前全球变化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热点和焦点。在系统介绍生态化学计量学与碳氮磷元素循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从土壤C∶N∶P化学计量比的分布特征、指示作用、对碳固定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C∶N∶P比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C∶N∶P比在养分限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森林演替与退化等领域中的应用等问题,并展望了生态系统碳氮磷平衡的元素化学计量学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对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可以深入认识植物-凋落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养分调控因素,对于揭示碳氮磷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平衡制约关系,为减缓温室效应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937 / 394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生态化学计量学:复杂生命系统奥秘的探索 [J].
曾德慧 ;
陈广生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6) :141-153
[2]   洞庭湖湿地土壤碳、氮、磷及其与土壤物理性状的关系 [J].
彭佩钦 ;
张文菊 ;
童成立 ;
仇少君 ;
张文超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0) :1872-1878
[3]   植被叶片及冠层层次含水量估算模型的建立 [J].
沈艳 ;
牛铮 ;
颜春燕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7) :1218-1223
[4]   N:P化学计量学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英文) [J].
张丽霞 ;
白永飞 ;
韩兴国 .
ActaBotanicaSinica, 2003, (09) :1009-1018
[5]   森林演替在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吸存中的作用 [J].
方运霆 ;
莫江明 ;
彭少麟 ;
李德军 .
生态学报, 2003, (09) :1685-1694
[6]   利用高光谱数据估测植物叶片碳氮比的可行性研究 [J].
施润和 ;
牛铮 ;
庄大方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3, (02) :76-80
[7]   植被单叶光谱特性的理论模拟 [J].
颜春燕 ;
蒋耿明 ;
王成 ;
牛铮 ;
王长耀 .
遥感学报, 2003, (02) :81-85
[8]   叶片化学组分成像光谱遥感探测机理分析 [J].
牛铮 ;
陈永华 ;
隋洪智 ;
张庆员 ;
赵春江 .
遥感学报, 2000, (02) :125-130
[9]   尖峰岭热带森林土壤C储量和CO2排放量的初步研究 [J].
吴仲民 ;
曾庆波 ;
李意德 ;
周光益 ;
陈步峰 ;
杜志鹄 ;
林明献 .
植物生态学报, 1997, (05) :25-32
[10]  
土壤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黄昌勇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