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调解、和解抑或协调和解——基于经验事实和规范文本的考量

被引:21
作者
胡建淼 [1 ,2 ]
唐震 [3 ,4 ]
机构
[1]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
[2] 浙江大学
[3]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4]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调解; 和解; 协调和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3 [行政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行政诉讼引入调解制度已经成为共识,但目前存在调解、和解以及协调和解三种概念表述,需要加以梳理与辨识。学界主要认为三者实质内涵相同或者三者存在法院介入程度的区别。通过经验事实的考察,发现协调和解是在法院主持下,坚持合法性审查和当事人自愿原则,吸收各方力量协调处理案件,促使当事人和解,以原告撤诉为标志的案件处理方式。通过对规范依据的分析,发现行政诉讼协调和解以司法文件作为依据;行政诉讼和解的依据则是最高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撤诉问题的规定;而行政诉讼调解如果存在的话,则与民事诉讼有关调解工作的规范依据相一致。由于行政诉讼协调和解已经突破了诉讼规则的制约,因此行政诉讼协调和解在性质上只能归属于法院的工作机制,而非诉讼制度;而诉讼法上意义的行政诉讼和解与其现实样态相互背离,导致规范与事实彼此错位,不宜作为表述行政诉讼调解内涵的法律术语;调解作为一种诉讼制度,具有成熟的经验和完善的规范体系,能够涵括当前行政诉讼协调和解的基本特征,可以正式引入行政诉讼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论行政诉讼中的协调——兼评诉讼调解 [J].
林莉红 .
法学论坛, 2010, 25 (05) :44-50
[2]   正确认识司法与政治的关系 [J].
江必新 .
求是, 2009, (24) :51-53
[3]   浅析行政诉讼协调和解的法律依据 [J].
胡燕佼 .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4) :37-39
[4]   为大局服务 为人民司法 开创行政审判工作新局面 [J].
王胜俊 .
人民司法, 2009, (09) :4-6
[5]   寻求行政诉讼和解在法律规范上的可能性——法律解释方法之视角 [J].
章剑生 .
当代法学, 2009, 23 (02) :16-22
[7]   理性看待法院调解的强制性因素 [J].
赵旭东 .
法学家, 2007, (06) :100-106
[8]   行政诉讼调解若干热点问题探讨 [J].
黄学贤 .
法学, 2007, (11) :43-49
[9]   和谐统一的行政诉讼协调和解机制 [J].
沈福俊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7, (06) :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