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西部草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

被引:14
作者
汤洁 [1 ]
韩维峥 [1 ]
李娜 [1 ]
徐小明 [1 ]
李云飞 [1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吉林省环境保护厅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吉林西部; 退化; 草地生态系统; 演替; 土壤有机碳(SOC);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0.05.042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草地盐碱化是吉林西部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吉林西部具有"羊草群落(Leymus chinense)→羊草-虎尾草群落(Carex duiuscula)→羊草-碱茅群落(Puccinellia distans)→碱蓬群落(Suaeda glauca)"直至退化为盐碱地的逆向演替规律,本文选取大安市姜家甸草场为典型区进行野外样地调查,收集不同演替阶段植物样品30份,土壤剖面样品100份,表土样品40份,监测群落生态特征、土壤理化性质,计算土壤有机碳储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退化演替的进行,羊草-虎尾草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植被生物量、土壤有机质最高,土壤含水率及全N指数逐渐降低,土壤的pH值及土壤容重升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100cm各土层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其中0~40cm内变化显著,50~100cm内相差不大,1m土壤有机碳密度从羊草群落的75.37t·hm-2升高到羊草-虎尾草群落的76.11t·hm-2,至盐碱地减少到52.21t·hm-2,约减少30%。研究结果对吉林省合理放牧、草地固碳量的增加和土壤碳储量的提高都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82 / 11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对人为干扰和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进展 [J].
肖胜生 ;
董云社 ;
齐玉春 ;
彭琴 ;
何亚婷 ;
杨智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10) :1138-1148
[2]   东北地区旱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主控自然因素研究 [J].
王丹丹 ;
史学正 ;
于东升 ;
王洪杰 ;
孙维侠 ;
任红艳 ;
赵永存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3) :1049-1053
[3]   退耕草地演替过程中的碳储量变化 [J].
王俊明 ;
张兴昌 .
草业学报, 2009, 18 (01) :1-8
[4]   松嫩平原西部草地的时空变化特征 [J].
汤洁 ;
李昭阳 ;
林年丰 ;
孙平安 .
资源科学, 2006, (01) :63-69
[5]   吉林省姜家甸草地植被退化现状与恢复途径 [J].
赵明清 ;
孙景林 .
草业科学, 2004, (12) :46-48
[6]   松嫩平原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和土壤特性的关系 [J].
曲国辉 ;
郭继勋 .
草业学报, 2003, (01) :18-22
[7]  
祁连山东段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研究[D]. 赵锦梅.甘肃农业大学 2006
[8]  
植被生态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宋永昌著, 2001
[9]   Storage and dynamics of carbon and nitrogen in soil physical fractions following woody plant invasion of grassland [J].
Liao, J. D. ;
Boutton, T. W. ;
Jastrow, J. D.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6, 38 (11) :3184-3196
[10]   Soil organic matter dynamics and land use change at a grassland/forest ecotone [J].
Billings, S. A.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6, 38 (09) :2934-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