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83
作者
谢宝妮
秦占飞
王洋
常庆瑞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植被; 生态系统; 土地利用; 净初级生产力; MODIS; 黄土高原;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探明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生产力变化的驱动机制,该文基于MODIS传感器获得的MOD17A3数据,分析了黄土高原2000-2010年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时空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借助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引起NPP变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植被总NPP从2000年的119 Tg(以C计)增加到2010年的144 Tg(以C计),年增速4.57 g/(m2·a)(P<0.05)(以C计)。黄土高原约91%的区域NPP呈增加趋势,37%的区域增加趋势显著,主要分布在陕西、青海大部分地区、甘肃南部及宁南山区。整个黄土高原近11 a间NPP变化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其中退耕还林还草累计面积、帕尔默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是影响NPP变化的主要因素。退耕还林还草累计面积占四者总贡献率的43%,PDSI占40%,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分别占13%和4%。对区域而言,由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引起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退耕区(陕北、甘肃东南部等)NPP增加的主要因素,而近年来干旱情况的缓解(PDSI呈上升趋势)则是青海、内蒙古等地NPP增加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对于黄土高原各区域生态资源管理,以及生态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44 / 25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 [1] 黄土高原草地植被分布与气候响应特征.[D].程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03
  • [2] 中国主要森林类型生物生产力格局及其数学模型.[D].罗天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1996, 11
  • [3] 近20a陕北地区耕地变化及其对农田生产力的影响
    刘文超
    颜长珍
    秦元伟
    闫慧敏
    刘纪远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8) : 1373 - 1382
  • [4] 基于MOD17A3的陕西省植被NPP变化特征
    李登科
    范建忠
    王娟
    [J].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12) : 2776 - 2782
  • [5]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近30年NPP时空变化研究
    陈福军
    沈彦俊
    李倩
    郭英
    徐丽梅
    [J]. 地理科学, 2011, 31 (11) : 1409 - 1414
  • [6] 陕北黄土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宋富强
    康慕谊
    陈雅如
    杨朋
    刘阳
    王强
    [J].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11) : 2311 - 2318
  • [7] 基于MOD17A3数据集的三江平原低产农田影响因素分析
    国志兴
    王宗明
    刘殿伟
    宋开山
    宋长春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2) : 152 - 155
  • [8] 三江平原农田生产力时空特征分析
    国志兴
    王宗明
    刘殿伟
    宋开山
    宋长春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1) : 249 - 254
  • [9] 2000~2005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王宗明
    国志兴
    宋开山
    刘殿伟
    张柏
    张树清
    李方
    金翠
    杨婷
    黄妮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1) : 136 - 146
  • [10]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国志兴
    王宗明
    宋开山
    刘殿伟
    张柏
    [J]. 湿地科学, 2008, (03) : 372 -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