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中国土地复垦省际格局分异及影响机制
被引:9
作者:
杨永均
[1
,2
]
张绍良
[3
]
卞正富
[1
]
Peter Erskine
[2
]
李效顺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2] 昆士兰大学土地复垦研究中心
[3] 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复垦;
模型;
复垦数量;
时空格局;
驱动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探索土地复垦的区域差异及其形成机制,有助于制定全面推进土地复垦的策略。该文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因子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1999-2013年中国(除港、澳、台)复垦土地数量水平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复垦土地数量水平呈现弱空间自相关和三级梯度空间特征;空间聚集性较弱,探测到一个高-高的复垦数量水平聚集区,位于华东地区;任务、驱动、保障是影响土地复垦格局及数量水平的三类重要因子,当前中国土地复垦主要以经济驱动为主,任务驱动为次;东部地区主要动力为资源压力和经济吸引力,中部地区亦受土地资源压力驱动,但活跃的矿业活动负面影响了复垦土地数量水平,西部地区复垦任务重,但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作用。最后,从完善复垦任务驱动机制、改革复垦政策导向、加强复垦科技转移、统筹协调复垦工程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06 / 214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