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RFLP连锁图谱构建及大斑病QTL定位

被引:19
作者
黄烈健
向道权
杨俊品
戴景瑞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北京,北京,成都,北京
关键词
玉米; RFLP连锁图; 玉米大斑病; QTL;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玉米大斑病菌存在有生理小种分化的现象。目前 5个已定名的生理小种在我国均已发现 ,还有一些尚未定名的新类群也已出现。提高玉米对大斑病的抗性 ,只有提高数量抗性才能达到目的。为了弄清楚玉米对大斑病数量抗性的基因数目及效应 ,利用抗病自交系P138和感病自交系综 3为亲本构建了F2∶3 家系群体 ,采用RFLP标记构建了包含 12 4个标记的玉米RFLP连锁图 ,覆盖玉米基因组 1999 8cM ,标记间平均距离为 16 5cM。定位了玉米大斑病的病斑长、病斑宽和病斑面积的QTL分别为 3、3、2个 ,其联合贡献率分别为 5 8 1%、71 5 %和 2 7 5 %。没有检测到病斑数 /叶的QTL ,其表现为单基因或者寡基因控制的性状。研究结果增加了对玉米大斑病的认识 ,对玉米抗大斑病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00 / 11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 [J].
李晓 ;
杨晓蓉 ;
何文凤 ;
杨家秀 ;
杨远明 ;
程萌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1) :37-39
[2]   中国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及新命名法的初步研究 [J].
刘国胜 ;
董金皋 ;
邓福友 ;
郭爱国 ;
张凤国 ;
臧漫辉 .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04) :18-23
[3]   印尼农家品种“柏拉玛地”选系对玉米大斑病抗性遗传的研究 [J].
徐尚忠 ;
刘曙东 ;
熊秀珠 ;
刘纪麟 .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03) :48-55
[4]   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初报 [J].
李勇 ;
潘顺法 ;
白金铠 ;
信淑兰 ;
卢管仲 ;
王子权 .
植物病理学报, 1982, (01) :63-66
[5]  
玉米育种研究进展.[M].李竞雄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6]   Interval mapping of genes for quantitative resistance of maize to Setosphaeria turcica, cause of northern leaf blight, in a tropical environment [J].
Dingerdissen, AL ;
Geiger, HH ;
Lee, M ;
Schechert, A ;
Welz, HG .
MOLECULAR BREEDING, 1996, 2 (02) :143-156
[7]  
Molecular-marker-facilitated investigation of host-plant response to Exserohilum turcicum in maize ( Zea mays L.): components of resistance.[J].P. J. Freymark;M. Lee;C. A. Martinson;W. L. Woodman.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4, 3
[8]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TRAIT LOCI AFFECTING HOST-PLANT RESPONSE TO EXSEROHILUM-TURCICUM IN MAIZE (ZEA-MAYS L) [J].
FREYMARK, PJ ;
LEE, M ;
WOODMAN, WL ;
MARTINSON, CA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3, 87 (05) :537-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