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制度安排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被引:5
作者
梁淮平
吴业苗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农村; 村民自治制度; 公共产品;
D O I
10.16273/j.cnki.53-1134/d.2007.03.018
中图分类号
D422.0 [党对农民运动的领导];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村民自治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是国家为解决农村公共事务与公益事业供给而作出的制度安排。近十多年来,村民自治制度参与了农村公共产品生产,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自治组织兼政务、村务于一身,决策与服务存在独立性、封闭性和排他性等,不少村民自治组织不愿意与村民同心共事,更乐意与乡镇权力“合谋”,致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失效。不过,村民自治制度仍不失为村庄治理方面比较好的制度设计,只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它,该制度就肯定能发挥其安排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中国城市社会权利的贫困 [J].
洪朝辉 .
江苏社会科学, 2003, (02) :116-125
[2]   村民自治的最初诱因:非集体化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失效 [J].
黎炳盛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2, (04) :48-50
[3]   短缺财政下的乡村政治发展——兼论中国乡村民主的生成逻辑 [J].
项继权 .
中国农村观察, 2002, (03) :50-60+67
[4]   论民主化村级治理的村庄基础 [J].
贺雪峰 .
社会学研究, 2002, (02) :88-93
[5]   村民自治下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J].
黎炳盛 .
开放时代, 2001, (03) :72-81+71
[6]   改革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理论与经验研究 [J].
张军 ;
蒋维 .
社会科学战线, 1998, (01) :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