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干预、政府目标与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

被引:162
作者
张洪辉
王宗军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府干预; 政府目标; 国有上市公司; 过度投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对于国内企业过度投资的研究,目前均是从经理私人利益、管理者过度自信、管理者背景等角度展开的,这些研究没有考虑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更可能从事过度投资行为。遗憾的是,这些文献并没有表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原因,可能的解释是国有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更严重。本文认为,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并不一定是由代理问题引起的,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能够帮助政府实现一些目标,如就业、税收等。基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是由政府将其公共目标,如就业、税收等内部化到其控制的企业的结果。另外,回归结果也显示,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并没有表现出自由现金流假说的投资—现金流的敏感性,债务也没有起到约束过度投资行为的作用,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不一定因为代理问题引起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incentives: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J] . Hehui Jin,Yingyi Qian,Barry R. Weingast.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2005 (9)
[12]   A multitask theory of state enterprise reform [J].
Bai, CE ;
Li, DD ;
Tao, Z ;
Wang, YJ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0, 28 (04) :716-738
[13]   Law and finance [J].
La Porta, R ;
Lopez-de-Silanes, F ;
Shleifer, A ;
Vishny, RW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8, 106 (06) :1113-1155
[14]   The invisible hand and the grabbing hand [J].
Frye, T ;
Shleifer, A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7, 87 (02) :354-358
[15]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CORPORATE-INVESTMENT [J].
FAZZARI, SM ;
HUBBARD, RG ;
PETERSEN, BC .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88, (01) :141-195
[16]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J] . Michael C. Jense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86 (2)
[17]   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S [J].
ROLL, R .
JOURNAL OF BUSINESS, 1986, 59 (02) :197-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