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综合素质评价及区域分异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4
作者
郭斌 [1 ]
任志远 [1 ]
张小平 [2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惠州学院政法系
关键词
人力资源素质评价; 经济发展水平; 因子分析; 逐步回归; 聚类分析; GIS;
D O I
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09.03.017
中图分类号
F240 [劳动经济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人口的综合素质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人口的规模、素质和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构建了陕西省人力资源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指标进行降维处理,确定了四个与人力资源素质密切相关的因子,分别是收入水平因子(LOIF:The Level Of Income Fac-tor)、医疗条件因子(MCF:Medical Condition Factor)、科教文化因子(SECF:Science and Education and Cultural Fac-tors)、非农产业因子(NAIF: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Factor);并计算了各市在各因子上的得分,从而得到了人力资源综合评价指数(HREI:Human Resources Evaluation Index);利用SPSS构建了因子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GDP)间的逐步回归模型;运用系统聚类法将人力资源综合评价指数与影响因子分为4类;在ARCGIS支持下制作了陕西人力资源综合素质评价图,从而揭示了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空间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之评价 [J].
穆光宗 .
人口与发展, 2008, (05) :33-33
[2]   陆地卫星影像用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中的波段组合研究 [J].
郭斌 ;
任志远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112-116
[3]   新时期农民素质评价体系与农民收入研究 [J].
夏永祥 ;
卢晓 .
人口与经济, 2006, (06) :31-35
[4]   陕西省2003年水资源足迹测评与分析 [J].
郭斌 ;
任志远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6) :178-182
[6]   北京市国民素质竞争力的评价 [J].
刘畅 ;
薛薇 .
统计与决策, 2004, (06) :15-16+20
[7]   全面小康社会的人口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刘延年 ;
陈正 .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3, (11) :27-29+32
[8]   人口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陈友华 .
中国人口科学, 2003, (03) :64-70
[9]   人口素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 [J].
钱金平 .
中国人口科学, 2001, (03) :66-69
[10]   我国各地区人口素质差异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J].
武洁 ;
陈忠琏 .
数理统计与管理, 1998, (06) :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