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南大气氮湿沉降动态变化——以林芝观测点为例

被引:48
作者
贾钧彦 [1 ]
张颖 [2 ]
蔡晓布 [1 ]
刘学军 [2 ]
机构
[1] 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藏东南; 大气氮沉降; 湿沉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7 [酸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量雨器和湿沉降收集仪在藏东南通过2a的试验,研究了该区大气氮素沉降的浓度、沉降量以及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藏东南大气氮素湿沉降(无机氮)为1.33~3.05kg/(hm.2a),平均值为2.36kg/(hm.2a),降水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36mg/L和0.10mg/L,NH4+-N/NO3--N接近4。各形态氮月均浓度之间差别较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中NH4+-N月均浓度动态变化明显,5、6、7月份浓度较高(>0.5mg/L),NO3--N12月份浓度(0.49mg/L)为全年最高;氮浓度的季节变化,以春冬较高,夏秋季较低,离散程度以春季最大。降水量与各形态氮沉降呈一定幂型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05,0.641,分别达到0.006(NH4+-N)和0.019(NO3--N)的显著水平。氮月沉降以5~6月份最高,占全年的32.3%;氮季沉降以夏季所占比例最高,约占50%,冬季最低(2%~3%)。
引用
收藏
页码:1907 / 19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系统湿沉降中氮浓度及沉降量初步研究
    孙志高
    刘景双
    王金达
    [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7, (01) : 114 - 119+123
  • [2] 春季太湖水域无机氮湿沉降来源初探
    王雪梅
    杨龙元
    秦伯强
    纪玲玲
    金辉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 93 - 97
  • [3] 华北平原大气氮素沉降的时空变异
    张颖
    刘学军
    张福锁
    巨晓棠
    邹国元
    胡克林
    [J]. 生态学报, 2006, (06) : 1633 - 1639
  • [4] 上海地区大气氮湿沉降及其对湿地水环境的影响
    张修峰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6) : 1099 - 1102
  • [5] 太湖地区氮素湿沉降动态及生态学意义:以常熟生态站为例
    王小治
    朱建国
    高人
    宝川靖和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9) : 1616 - 1620
  • [6] 稻田氮肥的氨挥发损失与稻季大气氮的湿沉降
    苏成国
    尹斌
    朱兆良
    沈其荣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 1884 - 1888
  • [7] 黄海及东海海域大气湿沉降(降水)中的营养元素
    刘昌岭
    陈洪涛
    任宏波
    张国森
    [J]. 海洋环境科学, 2003, (03) : 26 - 30
  • [8] 鼎湖山区域大气降水特征和物质元素输入对森林生态系统存在和发育的影响
    周国逸
    闫俊华
    [J]. 生态学报, 2001, (12) : 2002 - 2012
  • [9] 黄海西部大气湿沉降(降水)中各元素沉降通量的初步研究
    于志刚
    张经
    陈宁
    张金良
    [J]. 环境化学, 2000, (04) : 352 - 356
  • [10] 瓦里关山降水化学特征的初步分析
    汤洁
    薛虎圣
    于晓岚
    程红兵
    徐晓斌
    张晓春
    季军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4) : 420 -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