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郑庄区块构造演化与煤层气成藏

被引:52
作者
王猛 [1 ,2 ]
朱炎铭 [1 ,2 ]
李伍 [1 ]
钟和清 [1 ]
王义海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2]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构造应力场演化; 煤层气; 二叠纪煤层; 郑庄区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基于沁水盆地郑庄区块的构造发育特征,研究了自二叠纪煤系形成以来该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分析了其对煤层气藏的控制作用,包括构造-埋藏史、后期成藏演化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表明:郑庄地区主要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早期和喜马拉雅晚期—现代4个期次的构造应力场演化.在构造控制下,二叠纪煤层经历了印支期和燕山中—晚期两次成烃作用,特别是燕山中、晚期煤层生气量巨大,是煤层气的主要成藏期.此后,随着地壳持续抬升剥蚀,煤层埋藏不断变浅,并发育了多组封闭性较好的节理.受南东侧的寺头断层控制,煤层埋深处于600~1 200m,为煤层气成藏以来的最浅埋藏,虽然本区二叠系煤层气的成藏时间较早,但保留的煤层气含量大,煤储层厚度大,且煤层埋藏适中.
引用
收藏
页码:425 / 4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沁水盆地煤层气井产出水化学特征与产能关系研究 [J].
李忠城 ;
唐书恒 ;
王晓锋 ;
郑贵强 ;
朱卫平 ;
王珊珊 ;
张静平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1, 40 (03) :424-429
[2]  
Response of coal reservoir porosity to magma intrusion in the Shandong Qiwu Mine,China[J]. Li Wu~(a,b,*),Zhu Yanming~(a,b),Chen Shangbin~(a,b),Wang Hui~c a School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Geoscience,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Xuzhou 221008,China b Key Laboratory of CBM Resource and Reservoir-Generating Process,Ministry of Education,Xuzhou 221008,China c Shunhe Mine of Eternal Coal Group Co.,Ltd.,Yongcheng 476600,China.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02)
[3]   沁水盆地煤储层微裂隙发育的煤岩学控制机理 [J].
姚艳斌 ;
刘大锰 ;
汤达祯 ;
唐书恒 ;
黄文辉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0, (01) :6-13
[4]   中国煤层气地质研究进展与述评 [J].
秦勇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3) :339-358
[5]   镜质组反射率反演的EASY%Ro数值模拟新方法 [J].
宋党育 ;
秦勇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8, (03) :16-18
[6]   山西南部晚古生代煤的煤化作用及其控气特征 [J].
秦勇 ;
宋党育 ;
王超 .
煤炭学报, 1997, (03) :8-13
[7]   山西太古代——中生代构造应力场 [J].
林建平 .
现代地质, 1991, (04) :355-365
[8]  
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M]. 地质出版社 , 万天丰著, 2004
[9]  
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有利区预测[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张建博, 1999
[10]  
山西南部煤化作用及其古地热系统[M]. 地质出版社 , 秦勇,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