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标识的环糊精二聚体与小肽衍生物之间的包合行为研究

被引:11
作者
宋乐新
柯晓康
郭子建
机构
[1] 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
[2] 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 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合肥
[3] 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
关键词
环糊精; 氨基酸; 多肽; 荧光偏光; 包合物; 焓-熵补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41 [结构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304 ; 081704 ;
摘要
报道了利用荧光偏振方法研究异硫氰酸盐荧光素 (FITC)标识 ,并由天冬氨酸、谷氨酸、(1R ,3R) 1 氨基 1,3 二羧基环丁烷和 (1R ,3R) 1 氨基 1,3 二羧基环戊烷衍生物桥联的环糊精二聚体 (1~ 4 ,作为主体 ) ,在pH =7.4的水溶液中与几个低分子量的多肽衍生物 :Adm Lys(Adm) Arg Arg 5 ;Adm Lys(Adm) D Arg D Arg 6 ;Adm Cha Arg Arg 7;Adm Cha D Arg D Arg 8(作为客体 ,其中Arg ,Lys,Cha和Adm分别为精氨酸 ,赖氨酸 ,β 环己烷丙氨酸和 1 羧基金刚烷 )之间的键合常数 (Kb)和包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 (ΔG° ,ΔH° ,ΔS°) .从主 -客体键合常数的比较、客体嵌入基团的结构与周边环境的考察发现 ,主、客体之间的键合能力因客体非进入基团 (Arg)空间构型上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通过比较主体包结一对手性异构体的自由能变化增量 (-ΔΔGDL°)以及一对手性异构体 (L 与D )与同一主体的键合常数之比 (KL KD) ,讨论了环糊精二聚体对D 型或L 型多肽衍生物的手性识别能力 .根据各体系TΔS°与ΔH°之间较好的线性关系 ,探讨了环糊精二聚体与多肽衍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焓 -熵补偿行为 .
引用
收藏
页码:1419 / 1427+1350 +135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1R,3R)-1-氨基-1,3-二羧基环丁烷衍生物桥联环糊精与一组低分子量多肽之间的包合行为[J]. 宋乐新,涂超,赵亮,郭子建.无机化学学报. 2002
[2]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超分子晶体结构研究进展 [J].
宋乐新 ;
周桃玉 ;
郭子建 .
无机化学学报, 2001, (01) :9-16
[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β-环状糊精包结作用的微量热法研究 [J].
吾满江·艾力 ;
陈文海 ;
陈炜 ;
薛群基 .
化学学报, 2000, (01) :127-130
[4]   环糊精和环糊精包合物 [J].
宋乐新 ;
孟庆金 ;
游效曾 .
无机化学学报, 1997, (04) :14-20
[5]   超分子体系中的分子识别研究 Ⅴ.单-[6-(1-吡啶)-6-脱氧]-α-和γ-环糊精对氨基酸分子识别的热力学性质 [J].
刘育 ;
张毅民 ;
孙世新 ;
张智慧 ;
陈荣悌 .
化学学报, 1997, (08) :779-785
[6]   乙二胺桥联环糊精二聚体的多重识别研究 [J].
宋乐新 ;
孟庆金 ;
游效曾 .
化学学报, 1996, (08) :777-782
[7]   The Driving Forces in the Inclusion Complexation of Cyclodextrins [J].
Lei Liu ;
Qing-Xiang Guo .
Journal of inclusion phenomena and macrocyclic chemistry, 2002, 42 :1-14
[8]  
Nakamura,M,Ikeda,T,Nakamura,A,Ikeda,H,Ueno,A. Chem.Lett . 1995
[9]  
Koniyama M,Bender M L. J. Am. Chem. Soc . 1978
[10]  
Giordano,F,Novak,C,Moyano,J .R. Thermo chim.Acta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