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态区播期对直播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被引:92
作者
姚义
霍中洋
张洪程
夏炎
倪晓诚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区; 播期; 直播稻; 生育期; 温光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生态区直播条件下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品种及其适宜播期的科学区划布局提供初步理论依据。【方法】苏南太湖稻区常熟(N 31.4°)以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和中熟晚粳为材料,苏中里下河稻区姜堰(N 32.3°)以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为材料,苏北淮北稻区东海(N 34.5°)以早熟中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比较研究不同播期对直播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类型品种的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应推迟,生育期明显缩短,总体表现为播期每推迟1 d,生育期缩短0.6 d左右。同一品种类型,随纬度的升高,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逐渐延迟,生育期依次变长。同一试验点,随播期的推迟一般晚粳品种较中粳品种生育期天数缩短略多。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缩短主要表现在营养生长期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变化范围为2—24 d,生殖生长阶段则相对稳定,变化范围仅为-2—1 d。各类型品种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均表现出随播期的推迟呈显著或极显著的减少趋势,其差异主要源于抽穗前积温与光照时数的不同,其中尤以拔节前的差异最为明显,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同一试验点,各类型品种间生育期的积温与光照时数均表现为晚粳品种大于中粳品种;同一类型品种,随试验点纬度升高,积温呈依次减少的趋势,光照时数除杂交品种以外均呈依次增加的趋势。随播期的推迟,各类型品种的温光利用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下降趋势。播种至抽穗阶段和生育期的天数随积温的升高而线性增加,随日照时数的增加而线性减小;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天数随积温的升高或日照时数的增加不同处理间表现不尽一致。【结论】播期对直播稻生育期及温光的利用有较大的影响。据此,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直播适宜布局范围进行了初步区划,并综合分析后给出其能够安全成熟的可能播期,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633 / 64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J].
程建平 ;
罗锡文 ;
樊启洲 ;
张集文 ;
吴建平 ;
王在满 ;
臧英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0, 29 (01) :1-5
[2]   播期和密度对麦茬中粳稻皖稻68生育期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J].
黄雅丽 ;
陈刚 ;
陈楠 ;
黄义德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15) :95-99
[3]   不同品种与播期对直播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研究附视频 [J].
李红 ;
汤文光 ;
聂丽群 ;
唐海明 ;
高建彬 ;
童中霞 ;
彭兴 .
湖南农业科学, 2009, (03) :26-29
[4]   江苏稻作方式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 [J].
杨洪建 ;
邓建平 ;
杜永林 .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09, (01) :66-69
[5]   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直播产量及其群体质量特征的研究 [J].
钱银飞 ;
张洪程 ;
李杰 ;
陈烨 ;
郭振华 ;
吴文革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李德剑 ;
周有炎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5) :766-772
[6]   夜间温度升高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J].
魏金连 ;
潘晓华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3) :427-432
[7]   江苏省直播稻技术应用现状与对策 [J].
周林杰 ;
罗兵前 .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03) :16-19
[8]   不同播期对甬优6号生育期、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J].
张炼生 .
耕作与栽培, 2008, (02) :26-27
[9]   江淮地区直播稻生产现状及高产栽培措施 [J].
张涛 ;
黄秀华 ;
贾军 .
农业科技通讯, 2008, (04) :91-93
[10]   播栽期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生育期的影响 [J].
李秀芬 ;
贾燕 ;
黄元才 ;
臧鑫 .
生态学杂志, 2004, (05) :98-100